01
妈妈又蒸了两锅馒头包子。一出笼,大家都惊呼:这次做得真好!大小均匀,白胖胖的,就像小孩脸上的嘟嘟肉,让你有种想咬上一口的冲动。拿起一尝,松软有弹性,馅的味道也不赖!关键是安全无添加。大家一致称赞:这要拿出去卖,绝对可以干掉门口的馒头店了!
这时爸爸从外面玩回来了。看到这些包子馒头,皱起了眉头:这是干啥,做成这样!众人又惊又疑。爸爸给出了他的理由:1.要是像之前做的包子,我吃2个就饱了,现在搞得这么蓬松,我得吃3个才行!不实用!2. 同样多的面,之前只能蒸20个,现在变成了25个。这么多,朝哪里摆放呢?占地方!3. 要是像以前一样做,30分钟就完工了,现在(因为多出来了几个)你得花40分钟,太费力!听完爸爸的解释,大家哄堂大笑。妈妈更是笑出了眼泪。
妈妈一直为蒸不好馒头包子苦恼:孩子们大了,蒸不好,挑剔不爱吃。宁愿出去买毒馒头也不吃家里安全无添加的。所以每次蒸馒头,都成了她的改良实验。爸妈年龄差不多,最初意见也差不多,没怎么争执过。慢慢地争执就多起来了。大多都是爸爸不满妈妈的“瞎折腾”。他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妈妈但凡知道可以做得更好,就积极去试。两人就这样拉开了距离。一个原地踏步,另一个越来越好。
02



打开网络,随处可见普通人走向成功的新闻。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又失落惆怅。那是别人运气好啊!人家有那命!开始感叹自己命不好。
03
记得我第一次带团队,里面有两个刚毕业的新人。A女生名校毕业,专业背景强。B女生普通院校,普通人一个。详细介绍工作流程并提醒二人动手把重点记在本子上。第二天上午工作结束前,了解下下二人的情况。走到A女生那里,她神色自然地关闭了聊天窗口。问有没有什么不懂的,答曰没有。走到B女生那里,正在记笔记。同样问她有没有问题。立马移过小本子,逐一咨询起来。
第三天,给二人分配了个小任务,当作实践。B女生磕磕巴巴,勉强完成了;A女生不好意思地表示还没完成,说不知从哪里入手,并问了一些基础的业务知识。我心想:这些第一天不是已经讲给你了吗?但还是耐心地又讲解了一次。第二天,如此;第三天,还是如此。第四天,又这样。我终于忍不住发火了。有点怀疑她是不是只有一日记忆!B女生呢,每天也会问我问题,但比较少。而且还都加上了她自己的见解。如你所料,A女生没有通过实习,B女生留了下来。前两天意外从前同事那里了解到,B女生已经是业务主管了。A女生呢?听说后来陆续换了好几份工作,后来干脆做了全职妈妈,天天在朋友圈晒娃。
04
人们常拿走路比喻人生。在前行的路上,会不时遇到障碍。这些障碍就像迎面滚来的石头。有的人选择避开,继续前行。有的人却奋力把这个石头踩在脚下。慢慢地时间长了,人和人之间的层次就分出来了。不是你命不好,而是你面对命运的安排,态度不够好。
“如果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人们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向上的心,你连那扇窗都没有!因为你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