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课程,有一个场景记忆深刻。
老师问我们,大家闭眼回想,房间里有多少件黄色的东西?
大部分人回答说3-5件,而当我们睁开眼的刹那,10几件黄色的东西全部映入眼帘,黄色的背包,笔,本子,甚至是黄色的袜子...
而当老师没有提问时,我们竟毫无察觉。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常常存在,当我们买了一个车,我们发现,“哇,这款车好多人开诶!”当自己成了孕妇,会觉得怎么满大街的孕妇。
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正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而这,正是我们固有的心智模式。这种模式指导着我们思考与行为的方式,更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得出的结论。
但是,一旦心智模式无法冲破现有认知的局限,便会成为禁锢一个人的牢笼。
2
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给了小女孩两个苹果,叫小女孩给小伙伴一个。小女孩望了望左右手里的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吃掉了。
当旁人都觉得小女孩太小气时,她却天真地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把这一个更甜的给她。”
这时,旁人才察觉到自己固有的偏见思维。这种固有的心智模式,引导他们走向了错误的想法之中,却还浑然不知,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一个长途货车司机正昏昏沉沉地爬坡,正要到坡顶时,迎面来的车上,司机对他大吼道:“猪!”
他惊醒过来,探出头对着已经驶离的车吼道:“你tm才是猪!”
待他得意地转头回来,前面的下坡路全是一群猪,他来不及反应,掉沟里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思维模式固化导致的悲剧,他本着一贯的思想,做出一贯的反应。大脑反馈给他的是,对方在骂他是猪,没想到人家却是好心提醒。
固有的思维模式,给了他一个框架,让他以原有的经验,去思考,评判,下定论,而在这种基础上得来的结论,往往具有局限性,导致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现有思维形成的反应,也成为了阻碍他开阔思维的绊脚石。
3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想做一件事,但所需钱财远超你的经济能力,你会怎么办?
先挣钱省出足够的钱?找父母要?借钱?
有这样一个演讲者,她向我们诠释了,打破心智模式,敢想敢做,人生会有更多你想象不到的可能。
她叫李赛男,24岁竞聘成为华侨城最年轻的的品牌营销总监。
可当她坐上总监的位置,她才发现自己急需提升演讲能力,因为她常需与上级开会汇报演讲,于是她想到了报名乐嘉的演讲课。
而乐嘉的课程,需要45000元,她拿不出来。她能想到的朋友,只有一个公益组织的老板。
于是她写了长长的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与渴望,请求老板能够得到众筹学习演讲的资格。
最终,她获得了10万元的众筹款,并成为了一名厉害的演说家。
她的人生里,没有局限,只要敢想,便没有不能做到。
可当我们看到前面的提问时,思维是怎样的呢,是否想到了更好的方法?还是根本没敢往这方面想?是不是自己的心态,已经受到了心智模式的影响,走不出自我封闭,自我否定的圈子?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已经被禁锢了呢?
4
如果你羞于说出自己的答案,那就赶紧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吧,因为这代表你已经醒觉,认识到自己思维模式的固化与局限。要知道,有太多人根本意识到不到自己的心智模式的狭隘,而你要做的,就是超越现有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框架,而这个框架,就像思维的边界,将我们困在这个有限的圈子里。也许你偶尔会觉得有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像一个牢笼,把你困在其中,温和而舒适,难以跳脱。
只有不断学习,敢想敢做,不断提升思维,才能刷新我们的认知,拓展我们的边界,不断缩小局限,而不至于被有限思维的牢笼禁锢其中。
而我们,终将看到一个更大更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