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有感
为什么会去看潜伏呢?我忘了。哦对,是因为b站上的一个解说,再就是因为我这段时间对于吴站长和余则成有了新的感悟。一开始是吴敬中对于现实的幻灭,如同我我长期对学校科研抱有理想主义,而且是很幼稚的那种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欺骗感。我看着他们因为无人监督,所以招摇撞骗;因为做真正困难的科研吃力不讨好,所以做非常没有营养的科研。这特指的是交叉学科的科研,真正专业学科,难,我也不得其门而入。总之我是强烈伤感的。我的心情可能和吴敬中差不多,当一切已不可为,就去看星星看月亮,看自己的生活好了,何必追求那些莫名其妙不成体系的理想。凡事事不关己,才是人生哲学。
但是回过头来真的看潜伏,可能还是余则成的生活是真正活出了价值,他不是委屈求全的活着,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排除万难,是积极的主动的。也许他结局不会太好,但他已经不会后悔。谁不想过那样的生活呢?小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想保尔柯察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之一了,因为他对生命满怀热忱和激情,至死无悔,这是多么美妙的生命。诸如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人,虽然锦衣玉食,却精神空虚,始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将自己美丽的生命沉湎于萍水相逢的男性的花言巧语里,哀叹时光的流逝,却不去努力抓住真正珍贵的东西,最后落得自杀的结局。那不仅是两个女人的痛苦,那是软弱的人类普遍的悲剧。她们明明那么美丽。
吴敬中虽然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却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荒谬,贪污敛财,玩女人,残忍,渎职,这都不是可以用现实的无奈来解释的,他本质上的道德水准就并不高,过去的所谓理想一旦消逝,高浓度的声望和多巴胺不复存在,他开始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连做人最基本的良心都抛却了。很多人都会对过去所相信的感到失望,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转而成为恶人,对于现实的批判,是他们最后的遮羞布。
那么,我选择过怎样的生活呢。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不是纯理论的研究员,我一直关注着我所做的对现实的深远影响。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