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网络热点席卷后,“二舅”精神的热度下来了。在这个信息流波涛汹涌的时代里,占据视角的几乎没有单一的话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总会在下一个浪头袭来前被公众遗忘。
二舅视频主打的基调是“感动”和“抑制精神内耗”。作者用调侃的方式,不错的文笔,讲了一个被生活折磨却不向生活低头的二舅形象。当时刷爆了bilibili和朋友圈,成为一度的热门话题。这种就像看电影或书籍,每个人基调不同,最终感受必然差别极大,没有必要深一步考究。但这种视频成为传播热点,成为一种现象,就很值得思考和关注。
从感情基调而言,作者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塑造了这样一个平凡英雄的形象。他不向命运低头,只奉献不索取。如果说以前的作文中,我们形容奉献者“吃的是草,挤的是奶”,那文中的二舅“供的是血,什么吃的也不要”。相对于感动而言,在视频中看到更多的,是心酸和惨烈。这不是几十年前的穷苦时代,而是一个标新立异,经济腾飞的小康时代,如果我们依靠看到别人的苦难来获取感动,感动的到底有哪些?是二舅不向生活屈服的倔强?还是感动于自己的善良,被感动了。或者说站在高高在上的道德角度,去美好化苦难中的人,以及苦难本身。
有人说,二舅的故事是现实版的《活着》。在余华的《活着》中,我们没有办法赞美什么,就像《城南旧事》中英子眼里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人,从儿童视角看,他们善良,努力生活,只是时代太难了。我们会怜悯那个不幸的时代和时代中无法驾驭自己命运的大多数。《活着》更是将惨烈和苦难极致化。你会去调侃这种苦难吗?或者感慨富贵在苦难中获得了自洽吗?
二战电影《钢琴家》和《辛德勒的名单》是同一时期放映的经典影片。据说《辛德勒的名单》导演斯皮尔·伯格当时是希望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来导演,因为波兰斯基本人就是波兰的犹太人,二战期间他的父亲和叔叔,均被抓入集中营,而波兰斯基的母亲就是在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的。按照传统认知而言,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是在为犹太人发言,而且当时斯皮尔·伯格已经是好莱坞非常知名的大导演。但波兰斯基仍然拒绝了。但同一时期他导演了《钢琴师》。两部电影一样经典,广获好评。不同之处也很多,《钢琴家》更像纪录片,他以波兰著名钢琴家皮尔曼的真实故事为主线,记录战争创伤下人们的弱小,人性的多变,以及生命如草芥般被践踏。没有主角光环,没有上帝视角,就如那时的现实本身。《辛德勒的名单》也有类似的描述,但他有更多的英雄情结,这样的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影片中灾难本身的残酷,甚至塑造了品格在灾难中的升华,是一个非常好莱坞的塑造。也许这是波兰斯基没有接拍《辛德勒的名单》 原因之一。
苦难从来就不值得被颂扬,即使他让你养成了坚毅的性格。因为没有深处其中,我们从来不知道在当下那一刻,苦难中的人有过多么的无助和绝望,我们也不知道在镁光灯没有照到的日日夜夜,那些被苦难砸中的人如何生活。
对苦难本身的颂扬,往往会忽视身处其中的人的脆弱或者真正需求。也会忽视许多藏匿于背后的社会问题。
所以,保持尊重,也许是围观者给予最大的善意。他可以苦难中坚强,也可以在苦难中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