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从小根植于心的信念便成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许是我把它当做父母对我学生时代的勉励,也许是踏实务实的性格让我选择相信,但终究我只是把这些基于因果说的金句当做形而上的鞭策工具,当做中国文化中泛泛的普世价值观。没有阅历的积淀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灌输的因果信念便很容易松动。所以,在高中沉重的学业压力下,面对日日苦学仍尴尬的成绩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不禁呐喊,耕耘背后的收获到底在哪里?脱水的内心世界剩下的只有无力和妥协。
大学里,接触到《秘密》这本书,宇宙间吸引力法则的说法令我悸动。心就是一个发射站,强烈的意愿会吸引同频的事物发生。这种新鲜的观点带给我一种希望,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美好蓝图啊。然而,作为从小接受着唯物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老实宝宝,这样的论述似乎又有点走唯心主义路线,小心脏不禁突突突不安分的狂跳。可有趣的不正是这纷繁思潮的碰撞嘛。我就是倾心于不同观点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涌动,创世纪之初至今,咬死一种刻板观念的又怎能称得上历史长河中筛出的大咖!始终相信,开放的视野和接纳性的思维,是成长进步发展的助力。为什么要忙着否定任何和我们固有思维模式不同的东西,只要区分,就是给自己筑起了界限的高墙。我一直走在吸收学习的路上,又何必死守一隅,画地自限!哈哈,有点跑偏,回归正题。有时,我思辨的大脑会对因果说冒出一种审视的念头,我在想,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这辈子没有实现时,前世的业力和未来的果报似乎就成了因果逻辑的补丁,这让我对“因果”少了一份笃信,但不变的仍是深沉的敬畏。我相信,随着我经历的增长、见识的深厚、学识的积淀,自会有一份明了于心。
当收到青年领袖项目伙伴发来的闯关游戏时,除了迎接挑战的亢奋,的确还夹杂了一丢丢负担感,这真是一个阅读大礼包啊。要求一周内阅读书籍《播种幸福》、《小女生职场修行记》、《零极限》,观看电影《了凡四训》并发表触动和想法。诚然,当看完这些材料后再回头品味,触动不少,感恩组委会小伙伴的活动设计,这是一次友善的督导,更是一份自我思量的成长礼物。
《播种幸福》让我看到了对因果的另一种解读。凡事皆事出有因,一切结果的背后都是种子在开花结果。寻本溯源,我们也可以从种种子的学问上下功夫。我若想要果,先帮别人得到它;同时我就获得了一个这种果实的种子。怎样让种子茁壮成长呢?选择VIP土壤:曾经给过我帮助的人是恩田,处在紧急状况的人是悲田,正在帮助许多人的人是福田。将助人为乐作为善良的动机,当我们冥想整个过程的细节时,体会对方的快乐,或整个行为的意义,将自己的心沉静在喜悦中,会收获最殷实的富足感。内心“欢喜”的力量就是种子最大的养分。忽而想到,生活中,我往往在潜意识里把经营关系当做了一种情感交换,总考虑自己的感受,就经常有苦有纠结。爱或不爱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显然这是我应该摒弃的习性。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心想着别人时,就容易把自己放下,从别人的快乐中获得的是更无害持久的平和喜悦。
还记得深圳参访之旅后邂逅了东山寺,印入眼里心底的是一幅对联,写着“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得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纵观各种大师、经典、法门、圣贤,似乎都在说着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像是荣格所谓的“完整的心灵状态”;是六祖慧能说的“自性”;是佛陀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是王阳明的“个个人心有仲尼”;是耶稣说的“天堂就在你心里”;是修·蓝博士说的“零极限”。是的,一口气在两天读完《零极限》后,我真的有每一个神经元末梢都兴奋的喜悦。这是洞察到新世界观的一种奇妙感。每个人都以自己内在的滤镜看世界,当我们卸除滤镜,放下过往经验记忆给我们的意识烙下的特定倾向时,中和掉粗重的情绪、杂乱的意念,回归到零的状态,即佛家所谓的“空性”时,活出内在没有极限的状态,一切便皆有可能,奇迹发生便成了高频事件。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眼界的极限,当做是世界的极限。”书中也讲到,有研究显示,人体每秒有数百万比特的信息在流动,而人的意识只能察觉到其中15到20比特的信息量。也就是说,从无线电波到思维意识,还有相当一大部分的信息存在着并作用着,而我们无从感知。修·蓝博士用他的方法疗愈了夏威夷一所精神病院数百名患者,而这个过程仅仅是不停的表达“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来清理着他自己。忏悔、宽恕、感恩和无条件的纯粹的爱是疏通人体内在能量的最好方式。而这其中有一个基础认知——我要对自己体验到的一切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发生在我生命中的事,也许不是我的错,但是我的责任。我体验着的每个痛苦的当下,是因为在与他人共享着部分沉重的记忆能量,别人是自己的镜子,所以,不要外求去责难抗拒对方,我们只需接纳拥抱并用“我爱你”清理自己与他人共享的模式,放下自我,便会发现,造物主在我们内在安放的那个神性之光、生命的灵性就会引领我们遇到最美好的发生。想到过往自己成长路上的内心体验,不禁赧然。我对父母的爱似乎也在潜意识里设了限,我会因为他们的所言所行而爱,然而当我接收到的爱的表达不如期待时,我似乎又丧失了回馈爱的能力。能给予纯粹的无条件的爱是多么让我动容的境界,然而光是想想就能感知到它带来的强大震撼力,足以洗涤心里的一切尘埃,清明起来。我也体验过意识上感恩忏悔时,感官上泪流满面、内心涌动喜悦、充满力量的美妙时刻。是的,我开始相信我本自俱足的内在自性会带来一切最好的安排。
我是因,世界是果。这是我对因果最笃定的一种诠释。世界是自己创造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才是产生问题的症结,也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内求的世界才最有生命力,这里最曼妙的风景,有真正平静喜悦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