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观后感

也许是“年纪大”了吧,这两年越来越喜欢看《情深深雨濛濛》了,但是似乎关注的不在单单是依萍和书桓的爱情故事。关注点每次似乎都不一样。

一、“他们”是我羡慕却苛求不来的人

就像现在我看的时候,忽然很羡慕他们六个人的,那种纯粹的友谊,那种不论爱恨情仇他们都相互纠缠,那种有事大家一起讨论,生气了大吵一架,开心了一起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偶尔六个人一起出去玩,三个不同却相似的人,就那样简单又复杂的纠缠在一起死,但现在的我看到却越来越羡慕了,就像此刻的我,我也想对有人可以说出心里的话,但我不知道属于我的“书桓”又或者“方瑜”在何处?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独”,以至于我找不到属于我的“书桓”,“方瑜”,“杜飞”,“如萍”,“尓豪”。所以当我看到他们一起聚在大上海舞厅欢唱的时候,不管那时候是不是依萍和尓豪依然视彼此为“敌人”,但他们六个人在一起是快乐的,至少有过那样的时光回忆是幸福的。如果每个人一生中真的有这样几个人,一辈子在你生命周围“纠缠不清”似乎也很好。

二、只有独立才有话语权

前几次我还喜欢每次跳过前两集,我不想看依萍被打,和父亲断绝关系的那段,没什么理由,就是感觉太心酸,太心疼了。但这一次我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了,但是看着看着我越来越觉得,女孩的经济独立,思想的独立,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依萍没有到到大上海舞厅去唱歌,她会有底气面对父亲给钱而霸气的回绝么,她可以在面对陆家雪姨的时候不像从前那样的低声下气了么,是因为她的思想够独立,她的经济给予她的支撑,才让她的后来是那么的自信,不在任人宰割受人欺辱。包括后来陆振华对她的态度,我想如果她还在伸手向“陆家讨饭”,陆振华绝不会在后来开始慢慢的对她态度有转变。陆振华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父母尚且如此,何况他人,何书桓爱的不就是那样,敢爱敢恨,有思想,有能力,经济独立,有责任心,重情重义的陆依萍么,如萍是很可人,但是她不及依萍的独立。

三、那些最深的情感,往往从不被提起

其实再次看到可云那段的时候,我忽然感觉似乎有些不同了,就好像可云记得那许多许多,却唯独不记得尓豪,为什么,因为最爱的伤她最深,伤的越深,越想埋起来,好好的藏在心里的某处不想被人发现,好像我们也是,有时候我就会没有原因,忽然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可能突然就会很我爸妈说话的时候想发火,为什么呢,似乎我有时候不知道原因,但其实也许是因为记忆的深处,有着小时候某事情的影子,而它其实藏在心底的某个位置,不曾轻易被打开,但是却是孩童时心里留下的阴影,以至于我自己都说不清吧。

四、越在乎的越不被珍惜

杜飞有多爱如萍,看过剧的人我想都知道,但是却从不被珍惜,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在乎谁,越不被对方重视,因为对方潜意思里会觉得,他在乎我,所以自己做什么,他都不会离开我,但错了,那只是电视剧,生活从来不会有“杜飞”,不计生死,不计得失,就就那样傻傻的爱着你的喜怒哀乐,怎么可能。生活里的爱情从来都是势均力敌,像依萍和书桓那样,而杜飞那样的在如今的社会里,很少会真的被“如萍”选择。

五、只要不曾放弃,哪里都可以到达

每次看到依萍在大上海舞厅里唱歌,我都回想起依萍在开篇的一次诉苦中说道的,当年她考上了音乐学院,却因为没有钱去不了,这样的不公平,似乎如今屡见不鲜,就像这两日我听到的那封来自于麦子所写的信《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样。这个世界从来觉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不能因此就放弃了,也许现在我们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精力供我们去撑起梦想,但只要从来不曾放弃,那么至少在有那样可以绕路到达梦想的机会时,我们可以去为自己争取,但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了,那我想即使如“依萍遇见了秦五爷”,她说不出“我一定会成为大上海舞厅的台柱”的自信,那么再好的人脉,在多次的机会,也不会到达,所以有句话说的很好,“那些在一开始就放弃的人,他们不会失败,因为他们在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只要你想的,从来没有放弃,从来没有丢掉过努力,命运的的转轮,即使绕个大弯,也会给你至少一次机会。或许那条路会很绕远,但只要最终不成偏离方向的到达终点就好了不是么。

故事终究是故事,好故事总会让我们在里面某个人某件事上看到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好文章好故事会让我们,通过故事,更多的了解自己,更好的为自己做选择和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