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榕城的冬天,总是飘着雨。
雨不大,雨丝总是细细的,刚一出门的时候甚至很难察觉。可若是不撑伞,一会儿的功夫,头发衣衫便湿得透了。榕城的冬天,是离不得雨伞的。冬雨之于榕城,就像深情的姑娘见了心上人,来了便舍不得走,细密的小雨,一下便是十天半月。冬日的阳光像是会害羞,就是偶然相见,也是隔了浓云淡淡一瞥。还没来得及享受冬日暖阳的和煦,转眼间,天色阴沉,细雨又落上了发梢。
榕城的冬天,温度不低,却透着沁骨的凉,伴着绵绵不断的细雨,凉意又成了寒。一阵风吹过,那寒意便顺着领口、袖口钻进心里,冷得让人禁不住打寒战。冷得久了,便生出了愁绪;愁得多了,便觉得孤单难解。有的人打趣说,榕城的冬天是恋爱的季节。冷飕飕的天气,好像一个另类的红娘,催促着那些情投意合的人们表明心迹。还有什么能比寒风中十指相扣的温暖爱恋,更能体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浪漫心愿呢?
心有所属,尚可有所寄托。孤身者,未免显得有些凄凉,夜幕降临之时,甚至难与明月相伴。长夜漫漫,唯有细雨缠绵。孤灯一盏,披着厚衫写字。细雨淋漓,行文匆匆。写晨昏琐事,写异地风土,写新人旧事。并非妄图做文人梦,只是想纾解凡人忧。
二.
所谓凄风苦雨、愁云惨淡,阴沉的天气总能蕴蓄出愁思,放大凄苦。或许只是自己心情欠佳,便让天气为情绪担了虚名。下笔所写,并非尽是苦闷,更多是独在异乡生活的琐碎困惑与挣扎。只是羞于承认自己的烦恼,想来“愁”要比“惑”精致高雅得多,索性将各色情绪一概冠上“忧愁”之名。
在异乡生存不比做客旅游,后者只需尽情体验另一方热土的异样风情,因为游历的目的就是体验不同,差异越大就越尽兴。从古雅水乡到凛冽雪原,从飞沙大漠到峻岭山川,仅仅差异本身就是游历收获的一种。
然而生活更多则是在前行中寻求和顺安定。顺畅的交流,习惯的风俗,熟悉的环境,亲人朋友相伴左右,俱是收获安定平和的来源。初入他乡,除却对未知的好奇和憧憬,更多的则是陌生环境带给人难以消除的忐忑。而交际、生活中任何一处细小的不同,都可能会放大心中的不安,戳痛掩藏的乡愁。游历时颇为感兴趣的异地风土人情,此刻成了融入异乡生活急需突破的第一道屏障。
三.
身处异乡,方晓故土温情。就连原本毫不在意的细节,都因为山水阻隔而变得可爱起来。初到榕城那年冬季,因旧友的问候留言才发觉那一日是农历腊八。每到腊八,故乡已入寒冬,按照惯例总要前往长辈家中,全家团聚喜乐一番,喝上一碗热腾腾八宝粥,驱驱寒气。以前我总是因相聚时人多吵闹而不感兴趣。然而身处异乡,这样的日子就生出了一丝特别的情味。当时也是下着小雨,我顶着雨跑去超市买来一罐八宝粥,一罐冷粥下肚,尽是速食食品精心调制、却鲜香全无的乏味,完全没有饱餐过后的满足,整个人冷得缩成一团。于是更加想念起家中欢度腊八的情景:窗外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怡人;外祖母在厨房里耐心地用小火将粥熬得浓稠软糯;一家人欢聚和乐,淡淡的甜香在屋内四处弥漫。还记得幼年时,我贪食甜味,总要看着外祖母替我多拌上两勺白糖,才心满意足地大口喝粥。平素很少想起的情景,竟因一碗粥,而在脑海中重现得如此生动多彩。或许只是只是难以触及,所以回忆才显得分外可人。
四.
雨声淅沥,声声入耳。不论身在何处、窗外天地如何繁华,生活的继续都是要靠窗内人打拼和隐忍。长大成人的自在洒脱,永远是少时懵懂的天真幻想。偌大榕城,容我自在辗转的空间,仅是宿舍里单人床四角床杆撑起布帘的一方天地。容我自在畅想,哪怕只有一隅,也已足够。清冷难眠,往事入梦。旧时暗暗倾慕的少年兴冲冲地跑来相告初雪已至,年少时特有的清隽挺拔,眉眼中的盈盈笑意,让我看得入了迷,从此少年成为我眼中最动人的风景,甚至比窗外飘然而降的初雪还美上几分。虽然自知青春匆匆,少时执念早已是陈年旧事。那年的初雪和少年,好似刻在心头,时常想起,恍如昨日。仿佛自己仍是当时的懵懂少女,眼望雪景,心牵少年。守着心中浅浅的秘恋,不识愁,却读着写愁与泪的诗句神伤。
一晃数载,曾经的畅所欲言,现在的词不达意。往昔同行历历在目,知心情谊片刻不曾忘怀,仍旧记得、依然惦念,只是再没了相约看雪、谈天说地的心绪。无论是心底秘恋,还是少时交心情谊,终是强求不得。光阴荏苒,曾经以为不会改变的,其实早已面目全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往往是临别时悸动的抒情。山水远隔、各奔前程,当少时的畅想成为眼下的现实,我们在奔波中褪去青涩,在前行中蜕变得成熟睿智,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可旧时情谊无法抗衡时空和自身的改变。终究还是疏远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我们不是形同陌路,只是不再投缘。在没有对方的日子里,愿彼此安好。
唯有故乡初雪年年相至,洁白轻盈,令人怦然心动,一如当年听得那句“初雪已至”。
然而无论是曾经少年还是今年的初雪,恐怕我终是要错过,长情相伴,唯有榕城细雨。
深夜静默,细雨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