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突破的一年,经过近2000公里,跨越四省两市,从中国东北跑到中国长三角,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会到这里生活。曾经以旅游为目的的心情来于此城,那时对外滩建设的仰慕、对古街惬意的向往,现已转化为每天平均在外14小时的充实生活。每天骑着共享单车上下班,每天围绕着方便面行业发展转。今天想说说这两个行业。
80后的记忆,从小认识的交通工具有三种、自行车、摩托车和“大辫子”公交(无轨电车),那个年代不懂私家车,家里有固定电话的都是老干部。
小学时候,家里条件好点的,会骑26-斜梁-燕把自行车(因为好骑),像我这种条件一般的,都是接大人的自行车,28-横梁-踹闸自行车(简称二八大踹),当时因为个子矮,只能“掏裆”骑(斜着身子做不到座位)。
在初中时期,我第一次接触摩托车(同学家的),当时记得叫踏板摩托,周末在学校的后操场,第一次尝试了下由汽油燃烧产生的动力,根本停不下来下来,最后摔倒。
直到在2004年左右,我才有意识的接触到“电动车”,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以往交通工具的依赖,随着中国经济1998-2010年的飞速发展,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电动车普及到了每个家庭。自行车行业遇到了冲击。
风水轮流转,随着互联网的发展,2017年,共享单车出现,全国一瞬间出现上亿台的共享单车,我第一次使用的品牌叫“酷骑”,最后确实让人“哭泣”,一共骑了不到10次,贡献了298元,公司倒闭。那一年,自行车行业迎来了转机。电动车行业,有受到了影响。
从近30年交通工具的发展来看,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升级到电动车与燃油汽车并行;经3年又发展到追求健康、环保,升级到了共享单车、纯电机动车。无论是每个交通工具,都有它辉煌的时刻。我坚信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升,出行一定是有增无减,交通工具的制造行业依然有高发展的未来。随着5G的产生,未来20年内,还会像过去的30年一样,交通工具发生质的变化,同时我认为,将会围绕着在环保、解决拥堵、解决停放三个方面发展。
下面,再来谈谈我唯一服务的企业所在的行业--方便面行业。80后,我经历了使用“粮票”的尾巴,那时候在粮站买“饼干”、“面包”是需要粮票和人民币共同使用的。第一个接触到的即食产品,是饼干,其次是面包,当时饼干方便携带、保质期长,而且充饥,缺点口感不好,太干;面包相对好点,面质松软,口感有改善,但存放时间有限,我认为面包是饼干的升级品。在小学的时候,接触到方便面,记得叫“美国加州牛肉面”,袋装的1.5元一袋,第一次入口觉得太好吃了,解决了干硬的问题,而且保质期长易携带,存放方便。我认为,方便面是在面包之后,即食产品的再一次升级。
毕业以后,我有幸一直在这家企业工作。亲身经历了平价方便面从0.7元→0.8元→1元→1.2元→1.3元→1.5元。也经历了曾经的“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红烧牛肉”,从1.5→1.7元→1.8元→2元→2.2元→2.3元→2.5元→3元→2.5元。在2016年之前,方便面的每次调价,产品升级,销量随之增加,消费者买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产品升级是在2004年左右,当年的方便面都是三包料(菜包、粉包、油包),在那年,康师傅推出“寻找区域美食文化”策略,在东北,酸菜炖排骨这道菜的方便面由此而生,也是当时我接触到的第一款带“实物包”的方便面,我认为这是方便面品类的一次升级。
同样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在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产生,由生了外卖行业,随之发展的几年里,即食产品由塑封包装升级为新鲜、即熟。外卖的兴起是即食产品在方便面品类升级之后的再一次升级。但随着外卖的扩展,食安问题的出现,互联网行业烧钱的收敛,造成外卖行业成长有所趋缓,但我坚信即食产品向“新鲜、即熟”升级的本质不变。
纵观两个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普及之前,都是在产品本身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前提下,做精进、升级;在2010起互联网普及的近10年,产品的本质升级不大,而是受APP的服务,将跨界、前期不可逆转的趋势发生了质变,产生的产品升级。在未来的5G时代,随着弥补现在4G上传速度受限的不足,相信一定还会产生新的互联网事物,借助新型互联网技术,无论交通工具制造行业、还是即食品制造行业,依然会持续升级,迎接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