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如果说还是什么是值得赞许的,保持阅读,对文字认真,懂得思考这一点该是可以排一个位子的。

如果说电子阅读的发展,方便了众多获取资源的途径,更为轻便。

那么,纸质化的原始阅读的仪式感,则是一种基于对印刷文字的怀旧。

这两者,其实并无高下之分。

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各自出现罢了。

如果要说有什么是我越发有所认识的,应该是对自身阅读量的反思了。

前几天,结束了自己大学的最后一节正正经经的课程。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久久地,没有离开。

头顶的灯管依然敞亮,黑板上的板书也仍安静地传达着思想,窗台浮动的窗帘沙沙作响。教室里凳子的余温却是渐渐退却了。安静的空气里,流动着隔壁教室里老师滔滔不绝的声音。

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久久不能回神。像是陷进了某种凝固的异次元里,此前种种浮上心头。

我曾喜欢过讨厌过的老师们,我曾认真听过逃过的课程,我曾经欣喜过逃避过的时光,还有,此前此后种种的自处,好像往事确乎是在这一刻结束了。那时候还曾觉得遥远的岁月,忽然就如期而至了。

惊慌失措有之,着急忙慌有之,意料之中有之,释如重负亦有之。

我终于要开始离开安逸,交接过此前父母身上的责任,长成为他们遮风避雨的样子。

所以无所适从。所以一往无前。

身后有要爱的人。

今日去图书馆走了一遭。

新进了很多的书。崭新地置放在书架上。诱人品读。

说来,我是要反思自己的。

说起来,书于我,其实更多时候扮演了一种安慰剂的角色。

当我心有彷徨,当我心存焦躁的时候,读书,倒是能够不动声色地治愈我。

像穿越时空一样。

很多东西还没去看过,有意思的,有深度的。

只愿此后不论境遇如何,都不忘记思想要常在路上……

不停滞,不呆板……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