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回过头去想想90年代,老师用老式的投影机,自己画出一幅幅透明的投影胶片,于是便有了放大到墙上投影的效果。其实这种聚焦展示的演示工具,应该被叫做“演示幻灯片”。然而在步入数字时代以后,我们便开始使用电脑来实现幻灯片的设计和制作,之所以把这一介质统称为ppt,是因为强大的PowerPoint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幻灯片出品,近几年开始,慢慢流行起Keynote/Prezi等其他主流幻灯片设计软件。 幻灯片不等于ppt。老师的那个年代,没有模板,全靠双手。
很多人在咨询我做ppt的时候,都会来一句,“你能给我一个模板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经常是很无奈的,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自己从来不用模板来设计ppt,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大家摆脱这个魔咒,从开始做ppt那时起,我们就忘了模板这回事吧。
使用模板的心态是什么?
- 大多数人面对职场幻灯片的设计,是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心态,所以给个模板使其快速完成才是王道。
- 面对各自需要汇报的内容,不知如何用幻灯片去呈现,所以想看看别人的思维和方向,于是就开始寻找类似的模板。
模板的问题在哪里?
模板所针对的是一个通用情况,每一个遇到的实际需求都会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模板会限制你的思维扩散,其实靠自己会有更好的表达方案。
下图是我们从网上找的一个模板,针对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做工作计划时的幻灯片封面举例。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画面要复杂才显得有设计感,或者说才叫用心,可是我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单色背景打底,字体上加以区分和点缀,企业logo找个空白的地方摆上。
设计幻灯片最关键的还是思维
很多人在做幻灯片之前,还有会考虑”我要用什么软件啊?PowerPoint还是Keynote”这样的问题,其实不管用什么软件,它都没法代替你构思。
一份好的幻灯片,始终要明确的是主旨,即:解决什么问题?你所有采用的素材和内容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存在的。
拿一份企业简介型的幻灯片来举例:
我们做什么?我们怎么做?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是我们做?
通过问这样四个问题,马上可以感受到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就此产生,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来讲:
- “我们做什么”即我们的产品;
- “我们怎么做”即产品诞生的努力和过程描述;
- “我们做了什么”即我们的现有案例;
- “为什么是我们做”即我们做到今天的一些原因和保障。
小改变=大飞跃,不用模板的幻灯片致胜要点。
要点一,视觉高度统一,提升专业感
背景单色,可以是企业色,甚至可以是黑色。每一张内容幻灯片的页眉增加本幻灯片的标题以及公司logo,另外可在底部增加页码。如果是个人用途的幻灯片,背景选用接近黑色,如果是演讲类的可以加渐变色,渐变色的用意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聚焦。当然如果是阅读型的幻灯片,我的建议则是白底。
要点二,字体总数不超过3种
这个要点很多人都会在写教程的时候说起,但是在我看来要掌握字体搭配的合理性,是需要长期养成的,而且效果因人而异,所以我的做法很暴力,直接告你用什么字体就行。
定义三个字体,标题字体、正文字体、英文字体即可,中文的标题和正文字体最安全的做法就是黑体系列,英文可以选用Helvetica系列。
来看一些反面案例:
要点三,图片质量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很多人喜欢在幻灯片里插图,的确非常有必要,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选择了反而减分的图片。是否呼应主题,图片质量是否够高,才能真正给幻灯片加分。否则就是适得其反。来看看我的实例:
写在最后:幻灯片是养成式的思维培养联系,不要痴迷软件技术!
我看过很多技术方面的教程,说实话,像段誉那样有一两招傍身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思维,幻灯片是演示学,通过研究听众心理以及你所想要达到的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演说方式。我的幻灯片修炼之路从早期的苹果Keynote开始,那时候纯粹只是希望它能美起来,后来慢慢发现美的前提是简练,所以就得从内容先下手做好减法。直到后来自己召开发布会,有了设计幻灯片和演讲的一手经验,才更能理解幻灯片只是为了你的演说而服务的,主角并非幻灯片。任何意义上的幻灯片技能提升,都得从自身的思维方式开始做出转变,最后才能效果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