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次周末跟父亲通电话,顺口说我正在看某个歌唱类节目。父亲听了脱口而出:“看这个有什么用啊?” 我顿时楞了一下。有什么用呢?看了能让我开心?我不确定,我只是想看就看了。什么才是父亲眼中“有用的”?也许是工作、考证书之类的可以让人赚到更多钱的事情吧。
不想去评判这种想法的对错或者是否太功利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来,我确实在思考这种想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考大学时选择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专业,只是因为听说“这个专业好找工作”。那时坚决不考虑任何文科相关的专业,皆因高中选择了理科且根深蒂固地觉得文科’没前途’。上大学后发现对专业很是抵触,毕业时从事了跟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我不知道是否是自己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在自己的专业上面所以才没有成就感不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工作已有几年时间,对工作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工作似乎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
但我总感觉人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似乎少了些什么。少了能让自己热血沸腾愿意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事情。我们都曾听到类似的话: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各自擅长和适合的事情。我特别想找到那个适合我的、能跟我的特质吻合的,让我乐死不疲的事情。
可我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我们读书,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我们学习音乐/美术特长,是为了考试加分;我们按部就班地上学、工作、不做那些无用的事情,没有那些一般人看来不靠谱的想法,是不敢“搞特殊”,是为了让自己的活法跟大部分人一样,因为这样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认可,才有安全感......于是,到了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会因什么而感动、会为什么奋不顾身,不知道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2
我想起了一个在博客上关注了很久的人,姑且称她为M姑娘吧。她跟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受到普通的教育,一开始只是为了生计工作,从没认真地想过自己喜欢做什么。然而在快三十岁的年龄,她忽然感觉自己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要去积极地做一些改变。在安稳的国企工作了四五年后,她决定要去大洋彼岸读自己向往的传媒专业。作为一个英语功底很差的人,备考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最终命运还是向她敞开了一扇大门,她得以去一个不错的大学读心仪的专业。
然而她的改变不止于此。她小时候曾有过做演员的梦想,长大后觉得不切实际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也从未想过真正地去做。留学之后,她的眼界渐渐打开,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想了,敢去尝试了。她写道:“如果你真的很想去做一件事,连老天爷都会帮你。”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去上表演课,去尝试各种试镜机会,不管角色有多小。除了上课/工作,她基本上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这上面。
M姑娘并没有长得国色天香,甚至算不上我们眼中的“漂亮”,可她已经不再因颜值不够高而困扰。她觉得只要不断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而且她很清楚自己喜欢的是表演本身,而不是非要成为明星。所以只要她有机会表演,她就心满意足感到很开心了。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有几家经纪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她又前进了一大步。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梦想”很多都是在功利化的权衡后得出的。M姑娘的故事让我知道,只有将自己从这种功利化的想法中解放出来、关注于事情本身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多想想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件事情本身,就算没有报酬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点赞还是喜欢做这件事?只有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称作真正的喜欢。
3
读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特别羡慕吴晓波的女儿。从女儿很小的时候起,吴晓波就问女儿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女儿每次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直到17岁那年,女儿很坚定地回答说她想做歌手。在吴晓波跟女儿分析了她做为一个歌手日后成名成功的概率非常小后,女儿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她说她不想成名,就是喜欢。
此后女儿便一直朝着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去努力,再辛苦也没有怨言。
她是那么的幸运,有这样一个父亲,如此的开明智慧,又可以有条件可以让她不为生计所累,可以去找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结的那天,人生总会成为一场“浪费”。若是如此,为何不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只有真心的喜欢,才能去不断的投入时间、精力和感情而不会抱怨。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去追寻自己喜欢的未来、去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那么千万不要错过。只有这样,当回首往事时,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