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实录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我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包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上六点,迎着初夏的太阳,我出发去打粽子叶了,那是包粽子的必备材料之一。

渤海湾的唐山曹妃甸地区,包粽子的叶子遍地都有,就是芦苇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采叶之前,先欣赏一下稻田的美景吧!深吸一口气,混合着泥土和花花草草的清新。

稻田

芦苇
远处的城市

乱入的田间菜畦
余亚飞的诗《咏芦苇》这样写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我拍不出摄影师或诗人手下的美景,但是乡下的早晨,田间的静谧安详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温馨提示:1.芦苇叶最好在端午节期间采,这个时间段最嫩,过了时间叶子就会变老变硬,也失去芦叶的清香。2.叶子最好采最高处尖儿上的三四片,因为最嫩,最柔软,包起来顺手。3.最好选小河边的芦苇,因为水源充足的地方叶片大。

采了半个小时就满满一袋子了,回家。

我采的芦苇叶

包粽子的必备食材之二:糯米,昨天晚上九点,我跑遍了六家超市,才买到二斤糯米,心血来潮的太晚了,超市都关门了。准备第二天包粽子,糯米必须要用冷水浸泡一夜,当然浸泡时间长了才更软糯。

包粽子的必备食材之三:红枣。昨晚一起购买的,一定要选甜的。

包粽子的最后一个材料:马莲花叶子。这是去年秋天割下的,晒干备用。如果没有就用线绳代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很简单吧,就需要这四样东西,就可以包粽子了。

我先把采回来的芦苇叶子洗干净,在放到锅里煮一开(大约水开十分钟),目的是更清洁,也让叶子变软些,就像布料一样,这样才适合包裹糯米。煮好了放到凉水里泡着备用。

开工了。展示我手艺的时间到了,快给我个特写,哈哈。

我喜欢在玻璃茶几上包粽子,看着漂亮。

首先,取四五片芦苇叶子,一片一片错着排开,铺成一个长方形的苇片,叶子一定要正面都向上,头尾交错摆放,这样更无缝隙。

苇片

接下来,双手从上面拿起苇片,聚拢成漏斗的形状,放到左手里。右手先放一两颗红枣在漏斗的底端,避免尖孔处露米,然后在放上泡好的糯米,在放上一颗枣,不要放的太满,这是个孰能生巧的活,初学者很不容易包住米哦。

放枣
放米

关键时刻来了。左手用手掌托住漏斗,右手大拇指把漏斗中间部分的两侧边缘压一个一厘米左右的边儿,右手食指配合,左右兜住米。左手把漏斗的另一侧,就是苇片两头结合处,从上往下盖下来,盖住米,左手牢牢控制住苇片和包住的糯米,不要乱动,否则,白白的米会淘气的跑出来哦!弄得你手忙脚乱。呵呵,初学的我就是这样。

围边儿

盖盖子

抓紧不动

系扣儿

这时候就拿一根煮好变软的马莲叶,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当然绑的花式如何由你做主。我还是喜欢不系死扣,上下一拉,这样便于吃的方便。

粽子大功告成了。看着身着绿色铠甲的精神抖擞的粽子,本小主很有成就感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把粽子放进高压锅里,加冷水没过粽子,放到燃气灶上煮。放气阀响三十分钟后关火。粽子可以在高压锅里多闷一会,这样更软。

快来围观,粽子出锅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混着芦苇叶的清香,枣子的甜,糯米的香,咬一口,口感软糯香甜,真是端午佳品。

你心动了吗?还等什么?亲手为家人包好好吃的粽子吧!祝端午安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