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益脾胃药

临床发现,不论进行任何治疗时都应首先考虑到脾胃功能问题,遣药组方上要注意不伤正气,不碍脾胃。对久病体虚之人,尤应用药轻灵,最忌克伐无度,忌寒凉伤脾。

胃气乃生命之本,是人体后天赖以生存的主要动力。《景岳全书·脾胃》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临证方药以补益脾胃药与和胃醒脾药配伍组成,常用的补益脾胃药有党参、白术等药,使脾胃之气恢复,纳谷增加;

和胃醒脾药常选用陈皮、砂仁、木香等,使中焦气机畅达,升降协调,又能防止补益之品滋腻碍胃,呆滞中焦。

中药——党参

【名称】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归经】归脾;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白术

【名称】白术

【别名】山蓟、杨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归经】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陈皮

【名称】陈皮

【别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归经】归肺、脾经。

【用法用量】3~9g。

【出处】《中国药典》


中药——砂仁

【名称】砂仁

【别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归经】脾;胃;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木香

【名称】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归经】归脾;胃;肚;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出处】《中华本草》


          小结:

补益脾胃:党参、白术,

使脾胃之气恢复,纳谷增加;


和胃醒脾:陈皮、砂仁、木香,

使中焦气机畅达,升降协调,又能防止补益之品滋腻碍胃,呆滞中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甘草 甘草这味药很常用,可补虚、清热解毒、调阴阳、调和药物性味,相当于“和事佬”。在调和药性方面,70%的方剂...
    木木家阿苏阅读 20,001评论 1 22
  • 今天学习的是RTC 实时时钟 RTC是个独立的BCD定时器/计数器 内置一块电池 在掉电的情况下 实现数据保存功能...
    马贤龙阅读 199评论 0 0
  • 1、导入支付宝的SDK 2、添加需要的framework 3、在info里面的URL Types的配置 4、在pl...
    BestVast阅读 1,966评论 0 17
  •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的话,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
    M李盈君阅读 333评论 0 0
  • 今天是八月十五,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大大小小的节日,尤其喜欢中秋。这个节日总是给我一点点浪漫,一点点温暖的感觉。 今年...
    _有心阅读 1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