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家庭教育1

导学

只有记住的日子,才是拥有的日子

习惯反思,有反思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先理解生命,再理解教育

习惯成长

依法带娃,父母如何自我成长?

带娃,这是谁的事?

家长要知道: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吗?

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借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来

缺乏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

你读不懂你的孩子,但却总想控制他们

你以为为了他们,但常常害了他们

缺乏对个体发展性的认识

老师要知道:

孩子是家庭的产品、作品。观察孩子可以发现家的样子和存在的问题

指导的前提是发现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成长的动力来源。让父母看到变化,就会让父母产生成长动力。

指导的本质是陪伴

协同育人,不仅需要家校协同,还需要老师善于整合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指导的过程需协同

家庭教育促进法关键词:指引、赋能

你的孩子,你该教什么?

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做什么?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发现了什么?成长比成绩重要,甚至比成才重要

亲子日常生活:生活就是哲学

一日三省(早上一首诗歌、共读一本书、晚上总结一天收获)、一日三事(一起做的事)、一日三餐

体验过程

你的孩子,你会教育吗?

孩子挨打了,要打回去吗?

父母的观点是——打回去打怕他

老师的观点是——告诉我来解决

其实,重要的不是打不打回去,而是对一件事情如何思考和判断

培育——思考习惯、引导——原则方法、影响——行要正三观

每一个时间都可以成为一次契机:

清晰的自我认知

准确的判断局势

及时的做出决策

理智的进行预判

果断的采取行动

勇敢的承担后果

冷静的做出反思

冲动是魔鬼退让不是懦弱,吃亏是福不是逃避,不惹事不怕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辩证的的思考,莫不是——小事件里有大哲学

教育孩子,知不易行亦难

家庭教育热,知道很多道理,为什么仍然不会做,做不好?

谁主导谁决策?谁该主动沟通?谁为后果买单?谁该放低姿态?主动权应该是在更多信息掌握者、能衡量利弊的人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展示各种选择的可能,提供相应的指导,用商量的姿态沟通。

量和度的把握

真理只有一个,父母不是知识容器

通往真理的路很多,父母不能被动接受

教育即生活,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父母不能让孩子游离在生活之外。

新时代父母,如何与孩子共读共写?

孩子为什么要多读书?

萨特 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生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萨特

通过读懂故事、体会故事、应用道理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

每个孩子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内在王国”,阅读可以起到滋养、教育、感化和治疗的作用。

绘本故事:谁的心里破了一个大洞?表达复杂情感的方式

如果担心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就让书籍去塑造他。

一次美好的遇见,足以改变一生《蜜蜂与神灵》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法 滋养精神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