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龄流水账日记

7.17

      最近的模仿力越来越强了,说话的愿望也特别强烈,稚嫩的声带已能捕捉并复刻一两个音节的真韵了。腹中空空时,一串串“乃乃乃乃”便成了最急切的呼唤;觊觎妈妈手中的米饼,小手挥舞间,“拿拿拿拿”脱口而出;向往门外天光云影,那“走走走”的宣言便带着不容置疑的雀跃。

      最近饭饭吃的也很好,只是那餐椅似乎成了小小的桎梏,总想挣脱束缚的滋味。可爱的小小牙齿已经能自己啃米饼了,带着重力球的奶瓶也能被稳稳捧起,涓滴不剩地饮尽。炎夏的帷幕低垂,疫苗之行便暂缓了脚步。

      探索的疆域里亦有微澜。毛毛虫与观光小火车的机械王国里,齿轮间偶然的迟疑卡顿,会惊起一丝不安的涟漪,唯有妈妈怀抱的方寸才是安心嬉戏的港湾。小手自有章法,能将圆球精准地送入客体永存之箱的入口。扶物行走时,步履竟也显露出几分矫健的雏形。

      超级爱读书的宝宝,晨光熹微、日影中移、暮色四合,乃至饭香氤氲的餐桌旁,皆是捧卷静读的时光。刚才大家在吃饭,姥姥抱着娃娃看书,给娃娃念了一遍“apple”娃娃就精准读了两遍,饭桌上大家齐刷刷抬头向娃娃投去注目礼。

      探索世界的方式,依旧执着于唇齿的丈量——万物皆可“尝”。更有了小小主见的萌芽,锁定了目标便心无旁骛,唯有食物的诱惑能令其稍稍偏移航道。耍赖亦是新学的技艺,最爱将毛茸茸的小脑袋在妈妈和姥姥的颈窝脸颊间磨蹭,像只寻求温暖依偎的小狗狗。刚起床时的赖床,任谁伸手也休想轻易抱离。

      十个月的小人儿,正以惊人的速度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世界图景。模仿力旺盛,用清晰的单字音节表达着最本真的需求。行动力日益矫健,精准投球、扶走稳健都彰显着独立意识的萌动。情感丰富而鲜明,痴迷书页间的光影世界,在共读中捕捉并复现语言的魔力,对细微声响流露天然的警觉,寻求最信赖的怀抱庇护。更初尝“主见”滋味,目标明确不易转移,并以蹭脸耍赖的方式表达着对亲密依恋的贪恋。这份成长,是生命本身最动人的地方,记录下每一个笨拙却坚定的探索脚步,每一次依赖与独立的微妙平衡,每一刻心无城府的爱与欢笑。他是夏日里最蓬勃的生机,用最纯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的成长。

7.25

      最近好朋友的奶奶股骨头坏死似乎是要半瘫了,在她家里向她袒露因为觉得现在孙女对自己疏远而非常后悔年轻时未曾照顾过她。朋友非常不屑的对她的奶奶陈述“迟到的深情比草贱;遇见好久没见的丁克同事,开玩笑说现在潇洒的很,小心老了没人管。他非常坦然,说既然年轻已经快乐尽兴,老了怎么样都是自己活该;晚育的长辈一把年纪了还在带孩子,同龄人已经开始享受子女成家立业的生活了。她们说年轻在同龄人在管孩子的水深火热中时她也快乐了,所以现在也是一样的。

      我的姥姥,已经九十岁了。常常口是心非词不达意。我常常嫌弃她有要求不直接提。最近的事情让我常常反思代际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和对“因果公平”的质疑。年轻时的轻松是否必然导致老年的凄凉?是否存在完美的人生路径?不同选择是否终将殊途同归地走向遗憾?到底应该如何体面的变老呢?

      跟我上大学考英语六级的时候一样,第一次考试复习了,特别紧张,害怕没考过,结果没考过。第二次考试没复习,特别坦荡上考场。问题不在选择本身,而在选择后的逃避。既不想付出,又渴望回报,才是痛苦的根源。真正的体面,是选择时清醒,承担时从容。

7.26

      这两日小孩不知从何处习得了吐舌头的本事,仿佛解锁了新大陆。粉嫩小舌头时常调皮地探出唇间,一伸一缩,模样既搞怪又灵俏,像一只狡黠的小狗。只是这新技能,可急坏了处女座的妈妈——卫生洁癖雷达滴滴作响,总在第一时间打嘴拦截。

      身体的疆域也在悄然拓展。稳稳当当独立站上好几秒已不在话下,更令人惊喜的是,竟能颤巍巍地迈出属于自己的一两步了!那摇摇晃晃却坚定向前的姿态像初试羽翼的雏鸟。

        模仿力愈发耀眼,连姥姥呼唤妈妈名字“张天”的腔调,也被他咿咿呀呀地复刻下来,字音虽稚嫩,神韵却抓得十足。姥姥更是乐不可支地“控诉”:“这小机灵鬼,现在连我说‘姥姥看看有没有蚊子?’他都会煞有介事地抬头四处张望呢!”

      楼下的小小社交场也见证了新突破。初次接触玩具小飞机,那双好奇的小手便无师自通地将其高高举起,奋力推向天空,小嘴里仿佛还配着“咻——的音效,俨然一位小小的飞行员在宣告首次航行。最动人的是那颗敞亮的小小心灵。无论是小区花园里,还是超市货架旁,只要遇见其他小朋友,他总会主动扬起小手,大大方方地左右摇摆,或是发出一串清脆的咿咿呀呀婴语问候。那毫不设防的笑眼和挥舞的胳膊,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嘿,交个朋友吧!”这天然的社交天赋,常惹得路人忍俊不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接种疫苗的原因,入睡变得像一场小小的拉锯战。以前洗澡抹香香换衣服和姥姥姥爷拜拜关灯一些列睡前流程做完,妈妈抱着娃娃进房间说“抱住妈妈,开始睡觉”,宝宝就乖乖抱住妈妈头伏在妈妈肩头,很快就能睡着。最近两天同样的“抱住妈妈”指令发出,回应妈妈的却是一个倔强挺直的小脖颈和委屈的哭喊。非得在床上翻滚折腾,像只寻找最舒适巢穴的小动物,辗转反侧近大半个钟头,耗尽最后一丝精力,才肯投降蜷进梦乡的怀抱。

      然而,当深夜的帷幕悄然垂落,白日里那个满世界探险的小勇士,便成了最黏人的小朋友。迷糊中,他总像被无形的月光牵引着,闭着眼在床褥间窸窸剖剖地“跋涉”,一路摸索到妈妈身边。直到那毛茸茸的小脑袋终于寻得最温软的“山丘”——妈妈的肚子,才心满意足地枕上去。此刻,窗外万籁俱寂,唯有他贴在妈妈身上的心跳,成了夜色里最安稳的节拍器。处女座妈妈那点关于“睡姿标准”的执念,终究在这甜蜜的“负重”下,温柔地缴了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