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7-2】

过年,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道风景。

回家过年,是儿女们归心似箭奔赴的亲情,更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

为了庆祝过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踩高跷扭秧歌,告别过去的岁月,畅想这新年的希望。

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老人们含饴弄孙的热闹和幸福,家家户户传出欢乐的笑歌笑语声。

为了尽享年味儿,无论离家多远,无论路有多长,人们回家的脚步都是那么急切。因为那里是故乡,那里是根儿。

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商量是在城里过年还是会老家过年,奶奶都会斩钉截铁的“回家过年”。

公公每年三十早上都回早早的回家给奶奶贴春联、放鞭炮,参加家族里的聚餐,喝点小酒儿,唠唠家常。

我们总觉得家里冷也没意思,所以就不想回家,但是鉴于奶奶在老家,所以我们都会在除夕回老家晚上回来,初一早上再回老家陪她老人家过年。

点点可不一样,他特别慌着回老家,在他看来,老家并不冷,反而觉得老家很有意思。

虽然很跟老家的小朋友不熟,但是他可以放鞭炮、挖土,帮着老奶奶烧锅、还可以去邻居家看鸡鸭鹅羊等各种小动物。

总之,比在城里圈在楼房里自由快乐的多,因此,他期待回老家撒欢儿!

更兴奋的是还非要住在老家,所以除夕之夜,他跟着老奶奶睡了,这是他第二次离开我在老家住。

今年的除夕之夜似乎是这几年最热闹的夜晚,璀璨的烟花不停的在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前几年禁放烟花爆竹)

在中国人的眼里,烟花就是过年的标配,有了烟花爆竹声,才有年味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