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

   前些天读马伯庸的《明朝徽州丝卷案》,感触很深。讲的是一个学霸型的衙门小书吏,无聊查档案时发现本县每年缴税都比隔壁县多一点,果断向上级申诉,要讨个说法,结果触动了各方的利益,最后被发配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整件事中,似乎各方的行为都没错。小吏为了让本县少缴税,提出申诉没错;隔壁县为了每年不加税,打击小吏没错;上级政府为了政绩考核,中间和稀泥没错;底层人民为了反抗不公平待遇,进京上访好像也没错;中央政府为了维稳,派兵弹压更没错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那个自以为聪明过人的小书吏选择申诉这件事时,他就站在了本县的利益一方。

   也许他不是有意的,初衷只是觉得不公平,或是想得到一个好名声,捞些政治资本抑或只是为了单纯秀一下智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会被各方围剿。最后为了维护稳定,得到各方勉强接受的结果,恢复原有的平衡,他会被果断的牺牲掉,作为无端生事的惩罚。至于做这件事是对是错,谁在乎呢。

   可怜的小书吏,他以为做着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最后却落得一个凄凉的结局。因为他不懂得,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