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个既亲切又慈祥,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离我是那么遥远。一看到“母亲”这个字眼,我就不由得泪眼模糊,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因为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之久。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仍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去世,我为他写了一篇文章。母亲去世,我也想为她写一篇文章,来寄托我的哀思。可总觉得苍白的文字,无法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所以迟迟未动笔。五十多岁的我,很是羡慕同龄人,还有老父亲老母亲可孝顺,可依赖,可我......
记得孩子都十多岁的我,每次回家,只要一进家门没见到母亲,就会连忙放下行李,房前屋后、菜地里、小河边遍寻母亲的踪迹,直到找着为止,否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
母亲,鹅蛋脸,大眼睛,高鼻梁,卷曲的头发,白皙的脸庞布满了皱纹。我想:母亲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女。母亲41岁才生的我,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永远是那么苍老(父母亲年轻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我们五兄妹都认为,母亲在这个家中是最苦、最累、最伟大的。她一生共生育了十多个孩子,最终只留下我们兄妹五人。常听母亲念叨:“我和你爸是挑着一担箩筐从湖南逃到江西来的,箩筐的一头是你哥,另一头是全部的家当。白手起家,辛辛苦苦拉扯你们兄妹五人长大。”我们也觉得疑惑:母亲,那你们为啥要逃到江西来呢?听母亲说,父亲当时遭人陷害,不得已背井离乡来到江西。可谁知,这一来就是几十年,直到终老。
母亲虽然没进过一天学堂,但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帮助下,会认很多字。父母亲都是林场工人,八十年代初,林业部门进行工资改革,要通过考试才有机会加工资。当时规定:有文化的笔试,没文化的口试。记得临近退休的母亲,在我和弟妹的帮助下,挑灯夜战,苦背考试提纲,迎接考试。父亲却常笑话母亲:“你这个‘瞎子’,肯定没机会加工资!”不曾想,母亲竟然考了90多分,父亲却因麻痹大意,只考了60几分。母亲顺利加上了工资,父亲没能如愿以偿。从此,父亲再也不敢小瞧母亲了。
父亲年轻时因太过劳累,加上烟瘾大,六十岁左右就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家里家外所有的事情都得靠年迈的母亲一人打理,还得精心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父亲患病十多年,母亲成了半个护士了:拔吊瓶、量体温、拔火罐、刮痧、按摩等,直到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是因为太过劳累的缘故吧,母亲曾跟我们开玩笑说:“要是你爸先走就好了,让我也享几年福。”母亲哪里知道,先行者是福,后走者遭罪。也许是母亲的伟大举动,感动了上天吧,父亲真的先走了一步。可谁知,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大病了一场,之后,慢慢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母亲,可真是尝遍了人世间所有的苦难,在父亲辞世的第六个年头离我们而去,享年八十三岁。
我们兄弟姐妹只要聚在一起,就会不由得提及父亲、母亲,都会泪眼模糊,声音哽咽。每年清明,我们兄妹都会相约在父母坟前,祭奠他们,倾诉我们的思念之情,并告慰他们:我们兄妹一切都好!希望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