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泽厚》有感
人的寿命究竟可以活多长?一般认为,决定人年寿有两个因素。
一:遗传因素(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二:后天的在外境遇。如生存环境,饮食起居习惯,精神性情等(个人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因素相互影响的作用)
生存环境与饮食起居习惯对躯体的康健与否影响很大,但对寿命的长短却并非至关重要,临床常见许多有着不良生活环境和习惯,甚至身患多种疾病的人年寿颇高,但也常见家族遗传良好,平素身体健康却早夭者不在少数。
原因何在?
人的寿命能否达到遗传基因安排的极限?是什么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很明确,并且只有一个,即——【情绪的影响】
人的情绪最易影响人体功能变化和生命年限。
因为,情绪的波动和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人体的各种激素时刻直接左右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凋亡系统。
人寿究竟几何?
《内经》明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似乎一个人能存活到百岁,大致上可算是达到天赋的寿命。
世人大多乐生而忧死,抛弃所谓的“三观”不言,就人的寿命而言,保持“情绪的平和”显然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获得【情绪的平和】?
孙思邈曾对卢照邻说“: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两句话。孙思邈认为【恬淡胸怀,志趣悦心】是保持情绪平和的唯一方法。
如何取得【胸怀恬淡,志趣悦心】?
想获得“恬淡愉悦”的情绪,首先要——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美育自我。(“美育”一词为蔡元培先生所倡)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我认知后,能明白和找到“自己获得快乐的方式”。此点尤为重要,也极难做到,因为世俗之人大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度生活,终其一生也还连自己都不认识。
每个人都有其获得快乐的方式。绝不能盲目从众。例如,性情刚毅,行为果断者,宜为“将”;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者,宜为“帅”;目光远大,胸怀天下者宜从政;安贫乐道者,宜“耕读”;身强心逸者,宜“渔猎”;宅心仁厚者,宜“教化”……等等!
总而言之,认知自我,美育自我,回归自我,找到自己的真性情,不论从政,经商,居家,为农,业医,育人,做学问,保边疆……只要能从其中获得“真欢喜”,获得“好情绪”,那么不但会把事情做的很好,同时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正应了那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做悦心之事,方能获愉悦之情,岂不是成事之时亦是养生之时!
人生如意者十之一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处忧患拂逆之时而不改其乐,方为万物之灵。
诚如晋时嵇康所言:欲尽享天年者,必养其生,欲养其生者,必和其性,欲和其性者,必乐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