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觉得百科的内容简介非常的好)
附上我学习的思维导图:
简介
该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为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该书主要论述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它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在书后面推荐了一个经典名著。
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阅读法。
基础阅读:基本的识字和基本的意思。初级的问题:“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短时间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比如:“这本书在谈什么?”
分析阅读: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这种,完整的阅读,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主题阅读: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基础阅读(第3章)
学习阅读的阶段·阅读的阶段与层次,更高层次的阅读与高等教育,阅读与民主教育的理念。(没看太懂,不过我感觉就是读读书的字面意思吧,不用深究,也不用动脑。)
检视阅读(第4章)
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尤其当你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必须先略读一下。
略读
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或者是你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掘出东西。
方法: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
4:如果有的话,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我不懂,不应该是作者吗?)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粗读
看到不懂的不要先查资料,先一口气读完。
阅读的速度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有的书可以快速找到要点记下,有的书需要一点点的咀嚼和反刍,需要我们自己掌握一下速度。
逗留与倒退
速读的时候常常眼睛会逗留在原来的段落,而有时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自然地“倒退”到原点——就是回到原来那一行了。可以用食指来配合自己阅读。
理解的问题
比如书中有举例的部分我们可以快速读完,如果我们不是要研究这段历史故事的话。
检视阅读的摘要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当我们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必须先略读一下。
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这也是检视阅读的基本概念。
分析阅读
一本书的分类(第6章)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
这是一个相当清楚的书籍分类法。
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
从书名,我们可以推论说第一本是理论的书,因为任何分析讨论的书都是理论的书,因为政府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实际问题。
理论作品的分类
既然书名或前言之类的东西并不能帮助我们确定一本书是哲学或科学的书,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一个判断依据我们认为永远有产,不过你可能要把一本书的内容读了相当多之后才能应用。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透视一本书(第7章)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结构与规划
叙述整本书的大意。
驾驭复杂的内容
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
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
发现作者的意图
这第四个规则可以说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运用这前四个规则,能帮助你回答关于一本书的一些基本问题。你会想起第一个问题是:整本书谈的是什么?你也会想起,我们说这是要找出整本书的主题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一些根本性的次要主题或议题,按部就班来发展这个主题。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第8章)
第二个阶段,第一规则,找出共通的词义。
单字vs.词义
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找出关键字
并不是作者所使用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更进一步说,作者所使用的字大多数都不重要。
专门用语及特殊字汇
最明显的信号是,作者开诚布公地强调某些特定的字,而不是其他的字。他会用很多方法来做这件事。他会用不同的字体来区分,如加括号,斜体字等记号以提醒你。
如果作者自己没有指出来,读者就要凭以往对这个主题的知识来寻找。
找出字义
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有多重意义。
判断作者的主旨(第9章)
第七个规则与第六个规则是息息相关的。一位作者可能借着事件、事实或知识,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常我们也是抱着对作者的信任感来阅读的。但是除非我们对作者的个性极端感兴趣,否则只是知道他的观点并不能满足我们。
句子与主旨
并不是一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在谈论主旨。有时候,一些句子在表达的是疑问。他们提出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主旨则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主旨所声明的是知识或观点。
第六个规则可以说是: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找出关键句
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
找出主旨
理想上,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说出同样的意义。
找出论述
第七个规则可以有另一个公式: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
找出解答
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公平地评断一本书(第10章)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受教是一种美德
能受教必须先完全听懂老师的话,而且在批评以前要能完全了解。
修辞的作用
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
暂缓评论的重要性
学生经常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却毫不迟疑地批评起作者来。他们不但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示反对意见,更糟的是,就算他们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出个道理来。
规则九: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化解争议
无论如何,如果读者基本的兴趣是书籍本身,而不是作者本身,对于自己有责任评论这件事就要认真地对待。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将知识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赞同或反对作者(第11章)
偏见与公正
现在我们来谈谈你读懂了一本书,但是却不同意作者的状态。如果你都接受前一章所谈的规则,那么你的不同意就是因为作者在某一点上出错了。你并没有偏见,也不是情绪化。因为这是事实,那么要作到理想化的辩论就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第一点,因为人有理性的一面,又有动物的一面,所以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否则你的争论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当你的情绪很强烈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第二点,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要知道你的偏见是什么——这也是你的预先判断。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譬如作者明白地请你接受某个前提假设,你就不该因为也可以接受相反的前提假设就不听他的请求。如果你的偏见正好在相反的那一边,而你又不肯承认那就是偏见,你就不能给作者一个公平的机会表达意见了。
第三点,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当然,争论而不想有派别之分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如果你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你的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果然,手上有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最近有与人好好相处的想法,然后觉得这个与作者的沟通法则也和与人沟通法则有点相似,同样要有理有据,要不带情绪化、要正常的和别人交流。
但这只是理想,仅能做到近似而已。我们不敢对人抱持这样的奢望。我们得赶快承认,我们也充分地注意到自己的缺点。我们也会违反我们所定的辩论中该有的明智规则。我们发现自己也会攻击一本书,而不是在评论,我们也会穷追猛打,辩不过的时候也继续反对,把自己的偏见讲得理直气壮,好像我们比作者要更胜一筹似的。
关于这一点的话,我觉得自己以前也的确看过那种只看了前两章就看不进去的书,但在那种书,在5年前的自己看来,却是天地间最神圣的书。所以,自己的批评真的正确吗?现在的自己不喜欢,5年前的自己不是很喜欢吗?我不喜欢,其它的读者不是喜欢吗?每本书都有它的年龄群读者、角色化读者,我只是不小心误入了别人的领域,就那样不公正的评判一本书,真的好吗?
在读者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向作者说明:
1、你的知识不足。
2、你的知识有错误。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
知识不足很容易导致知识错误,比如10世纪的知识现在21世纪来看肯定是有很多错误的。
说一位作者是不合逻辑的,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说所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比如说,健康的人都是快乐的人。
判断作者论述的完整性
如果你不能用相关证据显示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你就不能反对他。你惟一能说的可能只是你“不喜欢”这个结论。你并不是在反对。你只在表达你的情绪或偏见。如果你已经被说服了,就该承认。
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评价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人是有限的,他们所做的任何工作也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因为,作这样的评论是毫无意义的。
总结
一个人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林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一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
辅助阅读(第12章)
除了书籍本身之外,任何辅助阅读我们都可以称作是外在的阅读。
相关经验的角色
问问你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也就是看自己能不能举例出来。
其它的书可以作当阅读时的外在助力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好好地阅读一本书,他们还认为自己应该能够读懂自己所挑选的第一本书,用不着再读其他相关的著作。他们可能想要阅读联邦公报,却没有事前先看过联邦条例和美国宪法。
相关的书籍也能提供一个大型的网路脉络,以帮助你诠释你正在阅读的书。
与作品有关的书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何运用导读与摘要
摘要绝不能代替真正的阅读,但有时却能告诉你,你想不想或需不需要读这本书。
如何运用工具书
字典与百科全书
主题阅读(20章)
这节应该是书中后面几章的内容,但是我排在一块儿也方便我自己查阅。
要求:
-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 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
之前误以为前2个阅读层次是浅显的、不值得提倡的,没想到它们只是有不同的分工而已,在阅读一个主题的时候,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参考书目都分析阅读完,花上数十年的时间没必要,而且也有可能不值得花时间去读。
是要读精,但并不是说只有读精的才懂,不同的书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有不同的方法。
捷径方法:
- 收集好书目之后,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
- 在做检视阅读之前,绝不要用分析阅读来阅读。
好处:
- 概念清晰:让你对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接下来你针对某几本书做分析阅读时,会大有助益。
- 简化书单:简化你的书上到一个合理的程度。
主题阅读的5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
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整体检视阅读一遍,找到书中与主题极为想着的章节,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是书在服务你,不是你在服务书。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我们并不是将一种语言翻成另一种语言,像翻译成英语,但是我们要将一种共通的词汇加诸在许多作者身上,无论他们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语言,或是不是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是否创造了理想的词汇供我们使用。
3、厘清问题
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4、界定议题
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分类。(我注意到了是分类,而不是找到正确答案,很多问题是只有不同的看法)
5、分析讨论
这本书在说些什么?
是如何说明的?
(分析阅读)
这是真实的吗?
这与我何干?
客观的必要性
主题阅读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必须抗拒一些诱惑,厘清自己的思绪,对于冲突性的观点避免作出明白的真伪判断,偏见可能会以各种微妙的方式进入你的脑海中。
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
想要寻找某个主题的书单时,光查找名字可不行,很多精髓不以书为命名。你可以对传统中的主要经典作品有一翻完整的认识,对每本书所讨论的各种观念都有相当的认知。但这种人是少数。
就算你本身没有这样的知识,你还是可以找有这种知识的人帮忙。但你要认清一点,就算你能找到这样的人,他的建议最后对你来说,在帮助的同时,几乎也都会变成障碍。
主题工具书:启动阅读,建议阅读,指导阅读。
主题阅读+主题工具书的好处:
- 1.读者阅读的章节所涉及的主题,能够给他一个这些章节的方向。
- 2.针对同一个主题,从许多不同的作者与书籍中收集出来的章节能帮助读者强化对各个章节的诠释能力。
- 3.如果主题阅读运用在许多不同的主题上,当你发现同一个章节被主题工具书引述在许多不同主题之下的时候,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指导阅读的效果。
构成主题阅读的原则
作者本身的词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只要我们想,我们就能跟他一起讨论某个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主题阅读精华摘要
1、观察研究范围
- 设计书单
- 浏览
2、主题阅读
- 找出相关章节
- 创造中立的、大部分作者都用到的词汇
-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
-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 分析这些讨论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实用型(13章)
两种实用性的书
关于实用性的书有一件事要牢记在心: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当你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赚钱谋生时,一本教你如何交朋友或影响别人的书,虽然可能建议你很多事,但却不能替你解决问题。
以本书为例。本书没法为你解决读书的问题,只能帮助你而已。你必须自己进行有活力的阅读过程,不只是读这本书,还要读很多其他的书。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行动只能在现世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成功的阅读牵涉到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
说服的角色
一个人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本实用的书,他知道这本书的基本共识、主旨、论述是什么,就能觉察出作者的雄辩。他会觉察到某一段话是“情绪用字”。他知道自己是被说服的对象,他有办法处理这些诉求的重点。他对推销有抵抗力,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需要。对推销有抵抗力是好的,能帮你避免在匆忙又欠考虑的情况下买东西。但是,一个读者如果完全不接受所有内容的诉求,那就不必阅读实用性的书了。
赞同实用书之后
第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
第二个问题: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
第三个问题:内容真实吗?
第四个问题:这本书与我何干?
想像文学(14章)
一般比如说小说主要是运用想像力,也称之为想像文学。
读想像文学的“不要”
- 不要抗拒想像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 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阅读想像文学之后的一般规则
- 你必须将想像文学分类
- 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 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小说的阅读批评规则是什么
一个好读者不会质疑作者所创造出来的,然后在自己心中又重新再创造一遍的世界。
对于小说,我们不该反对或赞成,而是喜欢或不喜欢。
我们在批评论说性作品时,关心的是他们所陈述的事实。在批评唯美文学时,就像字义所形容的,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它的美丽。
懂得阅读方法的人,文学口味都很高。
故事、戏剧、诗(第15章)
如何阅读故事书
建议:快读并全心全意地读。
在你了解一个角色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之前,不要心存疑虑。尽量试着活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的世界,这样他所做的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算一开始不太清楚,也不要焦虑。
关于史诗的重点
要求你集中注意力,全心参与并运用想像力。
如何阅读戏剧
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关于悲剧的重点
1.记住悲剧的精髓在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
2.在读旁白的部分时,你要想像这些台词是跟你一般身高的人所说出来的话。
如何阅读抒情诗
诗如果不是赞美,或是唤起行动,或是如果不是以韵文写作,那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诗。
规则1: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规则2: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建议:也许用不着作者及背景资料
历史(第16章)
难以捉摸的史实
历史学家所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所有事件的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不是在庭上提出的——也就是没有受到严格、仔细的规范。
历史的理论
非得分类的话——归类为小说。
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历史的普遍性
修昔底德:希望经由他所观察到的错误,以及他个人受到的灾难与国家所受到的苦楚,将来的人们不会重蹈覆辙。
要点:
- 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 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 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主旨)
- 历史书在说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当然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
- 这与我何干?
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
-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阅读关于当前的事件
- 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 他想要说服谁?
- 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 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 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关于文摘的注意事项
删减了哪些,浓缩了多少。
科学与数学(第17章)
了解科学这一门行业
你是门外汉,你阅读科学经典著作并不是为了要成为现代专业领域的专家。相反地,你阅读这些书只是为了了解科学的历史与哲学。
面对数学的问题
数学其实是一种语言,我们可以像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学习它。
其它
这章内容真的很多,但我真的看不懂,不想记了。
哲学(第18章)
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并不是因为他提出问题很多,而是那些问题的特质,使他与成人有所区别。孩子天生就有的心态,我们却要努力去发展。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也有助于哲学两大领域中次分类的区分。
哲学的方法
要回答哲学的问题,除了思考以外,别无他法。
阅读哲学的提示
你自己找到的原则,会比其它人的观点还更有价值。
厘清你的思绪
哲学家意见合不合其实并不重要你的责任只是要厘清自己的思路。
社会科学(第19章)
自然科学的作者必须做的是“把他的用语规定出来”,在阅读作品时,你也不会与作者争辩他的使用规则。你接受这些规则,开始阅读。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这一节本来是在检视阅读的章节里面,但我还是选择了拿出来。
主动的阅读基础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这一小节讲的是画线,就是关键的句子或是重点的句子画线、画星号之类的,因为我最近实体书比较少,所以不想记录。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概念笔记
结构笔记:就是前面提出的四个问题自己作出解答。
辩证笔记: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察觉自己的参与。
这里的三种方法,除了后面两个好总结,第一个还真是多人字里行间挑出来的,还不知道挑得对不对,这小节就是一整篇,也没有分层次,总结得有点绕。
培养阅读的习惯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21章)
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
一本烂书根本不值得你花时间去努力,甚至不值得作这样的尝试。你努力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
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书的金字塔
你应该自己去找出对你有特殊价值的书来。这样的书能教你很多关于阅读与生命的事情。这样的书你会想一读再读,这也是会帮助你不断成长的书。
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
后记
从2020年3月20日,到今天2020年5月14日,经历了近2个月,才终于拜读完这部名著,很多人会推荐它作为阅读的第一本书,我再走了很多弯路之后才发现真的应该先读它的。
之前,我有买过实体书,我觉得有点枯燥,全是理论,但这是部好书,是部值得我花心思去仔细阅读的实用性的书,接下来它还会运用到我读其它书的经验当中去。
非常感谢这本书陪伴我2个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