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牙医。正常人的大牙有2颗,我是三颗。我跟医生说靠外面的大牙不适,她一看,就说你这是智齿要拔掉。还给我科普了智齿用不上,你有四颗,都可以拔掉。我出去等病历的时候查了一下度娘,智齿是最里面一颗,而我是靠外的大牙。跟医生说了又重新看。擦汗擦汗。。她看了又说你这要做治疗,躺下需要半个小时,你带着孩子不方便。看完牙体牙髓科,再去看牙周科。我说我姐就住附近,把小孩送去半小时就过来,她又推脱别的病人不愿等,下午再挂号?下午未必有号。你改天再来。宝宝很醉,马上下楼去问怎么才可以挂到专家号。跑了俩趟口腔医院的结果就是你有四颗智齿,没用,都可以拔了。说智齿,等她写病历这个环节都花了一个半小时。至于不舒服的牙,下次再来看。作为排上全国前十的口腔医院你的普通号是这样的,其他的小口腔医院,口腔门诊,怎么没有市场缺空,有了缺空就有不合法,不规范。
除了擦汗,宝宝只能说,下次我还是会来的。
2.爷爷夹菜。前几天在家煮火锅,剩下最后一个海带结,我问二师兄吃不吃,他没回答就夹去吃了。这个画面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物资匮乏的年代,鸡蛋,鸡腿都是餐桌上少有的,爷爷常是,夹起鸡蛋或鸡腿,每个人问一遍,你吃不吃,待大家都回答不吃的时候他就理所当然放到自己碗里了。当然如果你回答吃,那整个吃饭的时间都会十分冷场,爷爷鄙夷的目光会落满你全身。所以通常爷爷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吃。这个事情对我的影响,已经不是当时的眼馋了。而是每次和别人出去吃饭,我都不知道该点什么,会不自觉的去猜对方到底想吃什么,又猜不到,所以变成点菜很纠结。其实有时候会特别羡慕家里俩妯娌,在家在外,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的我想吃什么,我要吃什么。
我大脑里这个程序还没有改变过来。也许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