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奇迹》讲的是小狗玛丽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玛丽就被抛弃,幸运的是有彩和她哥哥的照顾,才得以慢慢长大,还生了三只小狗崽。不幸的是地震发生了,彩和行动不便的爷爷被压在了废墟底下,玛丽为了救出主人而拼尽全力,还好有玛丽的引导,自卫队员最后救出了受伤的爷爷和可怜的彩。因为运载重量限制,而且爷爷情况危急,人们再一次抛弃了玛丽和它的小宝宝。
玛丽在没有主人照顾的情况下照顾着三个小崽子,把吃的让给孩子吃,给孩子们搭温暖的窝,那一种与生俱来的母性让人为之感动。
飞机再次出现了,玛丽带着孩子一路追赶,因为是飞机载着主人离去的,所以它坚信飞机上有主人。这种不渝的坚守,我们有多少人能比得上呢?
或许日本民族天性里就根植着“忠”和坚守,他们无惧地坚信着一些事情,正如《忠犬八公》里边的主角—秋田犬八公,整整等了十几年,一直到老死都坚信着,有一天主人会从车站门口出来。或许那只是一种本能,或许那是一种固执。它并不像沈从文《边城》里的“或许明天会回来,或许永远不会回来”,而是主人明天“一定会回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召唤,支撑了玛丽与主人之间的奇迹。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彩和哥哥瞒着大人去找玛丽它们,兄妹俩在泥泞中挣扎前行。路上彩发起了高烧,进退两难之际,哥哥担起了支撑小世界的责任,最终找到一间破旧的屋子休息。正如母亲的交待一样,哥哥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保护着妹妹,那一股亲情的正能量一直贯穿着整部电影。等到彩爸爸找到俩人的时候,哥哥那一种倔强和执拗打动了彩爸和观众,那一句“不要玛丽像妈妈一样死去”,让人灵魂受到撞击。这让人们对重情重义的哥哥有难以言说的敬佩之情。
电影画面出现了玛丽晕倒在沙滩上的情景,让人感到绝望,可是最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奇迹:饱经折磨的玛丽一瘸一拐地出现在了镜头里。那一种对主人的忠贞与让人为之震撼的力量,诠释着人的信念和坚守,以及狗狗的坚守和信任。
在返回家园看最后一眼的时候,人们纷纷让出机会,让的彩爸跟俩孩回到村子,找回了玛丽和三只小狗崽。回到安置区的玛丽,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虽然只要一个村的人,但是它是给予玛丽最高的礼遇,作为一种精神的景仰而存在。
影片描写的是小孩子和狗狗坚信奇迹,他们(孩子和狗狗)内心中坚守着一方家园——那方心灵的净土,正如玛丽居住的那片小园地。彩因为爸爸不准在家养狗而难过,便带着玛丽找到了这片乐园,后来玛丽为了找主人专门跑回这里,最后彩也是在那里找到的玛丽。
其实人们内心本来有一片圣洁的家园,只是我们渐行渐远,只有那些永葆童真和执着的人才配享有那圣洁的心灵之乡。
叩问我们的灵魂,对于亲情,我们如何对待?对于父母和责任,我们又是如何面对?对于社会使命和担当,我们又如何抉择?
看到影片中玛丽那么辛苦地照顾孩子,不由得想起辛苦半辈子的父母亲,还有先生故去的祖母以及现在都还辛苦努力的祖母。那一种呵护后人的无私,并不计得失,也不会专门去思考利害冲突,他们只是一味地为我们去奔波辛苦。
影片中的彩哥哥背起妹妹的情景,让我想起儿时一次暴风雨来临之际,背起弟弟往家赶的情景,那一刻似乎感受到了力量和责任,告诉我应该肩负作为姐姐的使命,这是难得的生命体验。
曾经,写作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正走在这条道路上,不知前路何如,只愿无愧于心。
顾城说过:“我喜欢在路上走,我喜欢在黄昏的路上,看见灯光。我喜欢一个人,一个人,必须有太阳。”
我想说:“我喜欢在路上走,我喜欢在写作之路上,看见力量。我喜欢一个人,一个人,必须有阳光。”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人一生的使命,就是在人群中成为人。我也常常问自己,今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