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上面这段话,我把它塞在我的笔记本里,每一次阅读,都是锥心的疼。
整理我走过的路,真的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技能,我打心底羡慕那些有特长的人。
也难怪,高中曾喜欢的那个男生,喜欢打篮球。大学喜欢的这个男生,喜欢摩托车。我好像不怎么会迷恋上学霸,但我总会迷恋上有某个爱好的人。
我喜欢过的男生,对待爱好都有一个共同点,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如果你真的爱一件事情,你不会在乎会不会速成,只想一直拥有。
那种对自己所爱之物的热情和赤诚让我无法抗拒。我最近看了一个机车宣传片,真的,你是可以感受到那种自由的味道。信仰着,虔诚着。
我学游泳也是因为一个男孩。高考后有一天,他在班级群里发了条消息,说是在游泳馆见到校长了。其实没什么,但我心里却波涛汹涌。他会游泳哇,喜欢一个人的第一感觉是自卑,我当时是多么遗憾自己不会游泳。
后来大学的第二学期,我们学校的游泳馆开放了,我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报名,学游泳。中间经历种种心酸,而且我并不是天天去练习。最后还是把课程学完了,后来体育课也报的游泳,体育课之后,我才可以说是真的可以游了。
关于学英语,其实我想说的是英语口语。
三天前我在图书馆五层看马原,旁边坐着一个外国人,后来又来了一个中国男生,他们聊起来了,我在旁边默默的听着。
我知道,这个男生的词汇量还不如我,但依然可以交流。后来我也加入了,我们聊的很愉快。
通过交流,我知道老外叫海德,来自巴基斯坦,宿舍和我离的很近,所以每次晚上从图书馆回去,我们都是一起回的。他说我的英语讲的很好,对以后工作很有帮助。
海德是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会来图书馆。我知道,如果以后我也这样,我的英语口语会有提高的。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除非你改变了交往的人和阅读的书,否则,你的五年之后和现在一样。这是我在中国移动今日道某一日的短信摘抄。
只是我有一个为难处,我在学生会任职,当了一年副部,下一年要竞选部长。
学生会工作期间,我发现各部门的副部都有自己的特点,俨然一个小社会。不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大家都是认真工作的学生,但在技能方面,难免很多人都很囧。
人人都说,在学生会工作是会锻炼一个人的能力的。是的,我不否认,但其实学生的工作主要就是能做到上传下达,与老师相互配合,协助老师开展工作。时常会被老师召去做一些文案书写,文档编辑,数据录入,以及跑腿之类的活。和转发消息给自己部门,以及每天经常喊收到。
是的,它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违背了我的初心。我的初衷是学好专业知识,练好英语口语,培养一门爱好。
比吞噬掉钱更可怕的东西,是吞噬你精力的东西。有时候感觉自己得了微笑抑郁症。我可以把部长交待的任务认真完成,与干事相处和谐,但我知道我其实是没有工作的喜悦与自豪感的。经常我给干事说的话,连我自个都不信。
也许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微笑抑郁,人前正常,但内心并不欢喜。
经济学里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我知道如果选择了学生会,下一学期我去图书馆的机会就很少了,不能读书充电,不能和好友见面聊天,我和图书馆的几个朋友相处,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也学到很多东西。很明显,机会成本很大。
英语是一门工具,口语好了,在哪里都适用,就像游泳一样,你不会换了个池子就不会游了。
然而下一学期,如果留在学生会,将是开会再开会,干活再干活。你将把最好的充电期用在了综合素质奖学金的准备上,用在了提升工作能力上。既然未来的几十年里你都要去工作,为什么要这么赶紧呢?
但是说到学生会,那是你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可能他们认为下一年你还会就在部门里,毕竟你是有付出你的精力与时间的。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环境变了,我的想法也变了。我大概能想到未来几年的两种发展。一个是踏踏实实在部门工作,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压力,又没有可骄傲的专长,只是获得了一些人的评价。另一个是下一学期在图书馆,与我的朋友圈交流英语,并且多看一些专业书,会去考研,毕竟这是一个知识时代。不会突然收到紧急通知。未来工作发展不限。
我只是心怀愧疚,我害怕我的突然行为会让很多人措手不及,难以理解。但事实真的会这样么,我知道那只是我的小心思,离开学生会可能只会给别人一时诧异,但部门工作还是会一直继续。人生是我自己的,我想先给自己充电。
自私如我,这一次,我只想考虑自己。我不要再害怕听到一些其他声音。
完成不重要的任务,最多也就是生命中的隔靴搔痒。不断完成重要的任务,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成长。
有一个理是,投入越多,越不愿舍弃。
但还有另一个理是,不忘初心。
我选择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