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无暇欣赏路上的风景,初来哈尔滨,是在夏末秋初,金秋九月,由于疫情,一直没有机会出去走走看看。走的时候已经下了几场雪,由于温度始终保持在零下,所以四周一片白茫茫,也许这就是北国特有的风光吧。回来的时候已是三月,南方的花已经开了一遭,北方的雪却依旧没有融化的迹象,从飞机上俯瞰下去,只有一片厚厚的云朵,据说又下雪了。随着飞机引擎几声制动,机身开始向下准备降落,穿过云层,目力所及依旧一片白茫茫,那一片一片的,应该是庄家农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景色交界处只有依稀的街道没有白色,应该是人们为了出行方便自行清理过了吧。
五一假期,一路向下,从哈西由北向南,身边是一群朋友,耳机里此刻播放着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
窗外的绿色渐渐变多。听周围的朋友说“北方的春天从五一开始,五一一过,就能看到花花草草开始冒头了。”这与南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南方的春天在清明前后。牡丹,樱花,开了一遭又一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大二那年和室友一起去武大看樱花,结果樱花早谢了。此刻的车厢内很安静,只有四周变化的风景和偶尔两车交错时引起的音爆,才能感觉到自己在前进。高铁喇叭中时不时出现的陌生地名,一切似乎都很新奇,听人说北方的动车和南方的动车有些许不同,可咱也没瞅见有啥子区别呀。
长春去往延吉的路上,时不时的耳边传来经典的叫卖声“啤酒饮料矿泉水,还有各种土特产,旅客朋友们收收腿收收脚,别磕~着(zhao)。”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第一次出远门,是爸爸带我去的上海,当时还是火车,晃荡晃荡的向前,如今已经近十年了吧!十年间,身边的朋友变了一茬又一茬,爸爸也再也没有带着我出过远门,甚至自己走过的路都比父亲见识过的地点要更远更远。
有时候静下心来真的很难想象,自己竟然在距离家乡几千公里之外的祖国最北方的地方。唯有身边的事物时刻告诉自己,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来了东北,才开始真正的独立吧!毕竟大学之前没有集体住宿过,大学毕业之前没有经历过一个月不回家。逼了自己一把,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也许积极的一面更多吧。毕竟心理学上的分离是需要条件的。唯有读书这一条路是爸妈和自己都可以慢慢接受的。
一路南下,经过长春,抵达延吉,最初的印象就是周围四处可见的韩文标志,传说中的延边自治州,离朝鲜最近的地方。一切都很新奇,惊叹于它的干净的城市,繁华的夜市,天渐渐暗下去,四周却依旧亮如白昼。旅游城市,果然名不虚传。去了延边大学,吃了韩食,还有外甜里辣的梅干菜扣肉饼,一路溜啦很nice。同门也是第一次这样住在一起,很多习惯就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由于第二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跟团去长白山,所以大家睡得都很早。延吉的夜,悄然间来临。
第二天闹钟响的很早,四点大家就陆续起床了,一脸疲惫但依旧无法掩盖激动和兴奋,似乎也没有那么困了。一路的欢声笑语,嚼着面包,听着导游的介绍,唯一期待的就是希望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冥冥中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希望缘分到了吧。一路的走走走,拍拍拍,感叹这边天的蓝,在哈尔滨呆久了,似乎很久没有看见这样的天空了。大家都说冷,其实也还好。棉衣棉裤裹着,一切小case。前几天刚下过雪,所以四周光线的效果非常不错。也算是回到了十二月的哈尔滨,白色加上冷。 话说回来,同一旅行团的基本都是延大的学生,真的是当年我们的年纪呀。真开心。
一天的行程真是给人累趴下了,回来的路上大家明显安静了好多。趁着人群溜进了延大,的确很是漂亮。周围吃的也是很多。夜景之下去吃烤肉,能排上半个小时的队伍。。。
第三天又是起了个大早去逛水上市场,当地人都知道五一各地游客很多,不仅起的早而且明显比平时更卖力的吆喝。人挤人,除了人头多啥也看不到了。吃了米糕、打糕等等当地的特色。的确是名不虚传。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去到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美食美景,五一就这么结束了。所有的回忆都会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脑海里。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