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今天的蒙古:
大家的印象中蒙古可能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和一个个蒙古包,矿产资源丰富。事实上呢,蒙古境内70%是无人区,多数地方是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沙漠和大草原。举一个例子,如果开着车在这种地方行驶(当然,一定要选择性能较好的四驱越野车),你就算是睡着的话,也不一定会出事,因为周围都是茫茫的大草原和戈壁滩,偏不了轨,就是有可能不知道开哪儿去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却生动地说明了蒙古之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这倒是真的,现在矿业就是蒙古的支柱产业。
为了数据的权威性,下面引用的蒙古概况数据均来自外交部官网:
蒙古国(这是蒙古全称),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20年5月人口总数为3,278,290,典型的内陆国家,被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国环绕。大家可能听过郭德纲的相声,调侃于谦大爷是蒙古海军司令。虽然是段子,但蒙古还真有海军,编制七人,配备一艘前苏联的淘汰拖船,停泊在距离大海2000千米的库苏古尔湖中,随时准备远征星辰大海(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蒙古的首都是乌兰巴托(Ulan Bator,简称UB),与辽阔的国土面积相比,首都才4704.4平方公里,却生活着一半多(150万左右常驻人口,流动人口不好说)的蒙古人口,名副其实的蒙古第一大城。虽然是建立在草原上的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城市几乎四面环山(其实也就是小山丘,出城就那么两条通道),有点葫芦谷的感觉,长冬短夏。我当时是冬天11、12月份在那里,最冷的时候温度能达到零下30多度,出门不戴口罩,呼吸时鼻子里面都是冰碴子。当时正好在网上看到国内播放中国最冷的地方,热水泼下还没落地就成冰,我于是仿照试了下,从办公室四楼往下泼热水(当然楼下可没人),果然,水还没落地就真成了冰。室内暖气很足,穿件羊毛衫就行了,与外面的寒天冻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往是一场雪还没怎么消融,下一场雪又来了,加上温度低,几乎整个冬季城市都被冰雪覆盖着,所以冬天的乌兰巴托色调比较单一。
乌兰巴托,除了市中心几个区域,如成吉思汗广场、蓝天大厦(The Blue Sky Tower)、莫里斯大厦(Morris Tower)等地方看起来有点大城市的模样,其他多数地方我感觉还不如国内东部地区的小县城像样。整座城市,建筑相对老旧,充满着浓浓的苏联风格。但是近年来因为跟西方以及日韩走得比较近,所以,新建的建筑都是现代西方风格。我住的地方在城市主干道旁边,房租比较贵,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公司没有租偏远的地方。那里离繁华区域如蓝天大厦较近,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道路勉强算双向两车道,局部是四车道,说勉强是因为预留的非机动车道很窄,两辆自行车都不能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