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15闹钟响,不愿意起来,磨蹭到7点半。看着窗外的雨和床上睡得沉沉的娃,实在不忍心叫醒。8点才开始叫,磨磨蹭蹭8点29才起床,8点半开始吃早餐,8点50还在餐桌前。
淡定的老母亲开始不淡定了,想着幼儿园教学活动已经开始了,家里外婆也开始念叨“就是妈妈惯出来的坏习惯、上学不能迟到的,迟到成习惯了就没有时间观念了”,怒气冲冲,设个闹钟如果5分钟没吃完就别吃了。
娃有点诧异,也许是平常早上磨蹭一下我也没有这么大反应,也许是他还不知道认识钟,没有那么明确的几点概念,而且确实是因为我自己叫他起床比平时晚,想到这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只是告诉他“明天早上不要在家里吃早餐了,去学校吃早餐,因为今天在家里磨蹭了。”
“那后天呢?”彧哥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
“如果明天晚上在家里吃饭不磨蹭,后天就可以在家吃。”
反思:
不应该把在家吃早餐作为奖励,去学校吃早餐作为惩罚;
不应该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在孩子身上;
不应该把非自然后果作为惩罚,只需要让他感受自然后果就可以,不应该用另一件事来惩罚。
最近爸爸总出差,外婆过来了,实在是打乱了太多生活状态,急需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