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之风何时止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21年的“青春有你”,选秀节目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热潮,近年来各家团体越演越烈,多个节目紧锣密鼓、摩肩接踵,上演争锋之势,新的“偶像”如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一时间商家竞相冠名卖货,粉丝狂热“打投”,竟然出现了粉丝为“打投”雇佣一群人将牛奶瓶盖一一拆开,将牛奶倒入沟渠的现象。狂热的“饭圈”文化急需治理。“倒奶式追星”所反映出的,正是青少年粉丝在节目组、赞助商、投资方、平台等已形成产业链的联手诱导下,陷于畸形的囤票竞争中,掉入吸金陷阱。在花样繁多的投票机制下,青少年还未成型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消费观遭到严重冲击,催生出了“爱他就要氪金”“氪金才能让他出道”“不氪金不刷数据不配当粉丝”的“饭圈文化”,不仅有独特的“饭圈”用语,还有制度、流程,粉丝们购买偶像代言商品、刷评论刷数据、线上线下应援、控评……流水线作业,打鸡血行动,选秀之风一阵接着一阵,偶像一茬接着一茬,“饭圈”群体来来回回却都是这一群青少年。畸形的饭圈之风急需遏制。正因为平台方、投资方练手架起的庞大体系产生的花式诱导,原本应以才艺比拼作为甄选准则的选秀节目,已经沦为粉丝之间氪金的较量、资本运作之间的利益链,与富家子弟、“老赖之子”逐梦演艺圈的跳板。从“创造营2019”捧出的任豪,在社交平台发表关于日本福岛核废水的不当发言,周震南的父母拖欠银行贷款,挪用物业维修基金,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周震南一家依然挥金如土,自己还穿着名牌参加各类活动,营销“豪门贵公子”的人设。这些都给青少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仅带偏青少年的消费观、价值观,甚至还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参与选秀、出道成为明星为荣,不注重艺德的塑造,一味追求奢侈营销,这就是在毁掉青少年们。“倒奶式追星”已然成为社会毒瘤,切除迫在眉睫,但反思“倒奶”的荒诞不能止于一个节目的整改道歉,更要深入瓦解其背后的产业链,相关的监管部门、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必须针对节目组、赞助商、投资方、平台等出台政策措施,要在项目上加强监督监管、工作中针对性规范指引、舆论上宣传理性追星,努力为青少年构建文明理性的精神家园,斩断畸形饭圈之风,塑造风清气正的娱乐生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