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要评选小时候最刻苦铭心的道理,应该是“落后就要挨打”!从中日甲午海战的硝烟里,在家长眼神扫过零分试卷的那一刻,在校霸流氓拦住你去路的一瞬间,我们早早地习得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并尝试着去改变,逃避挨打的命运。
好在我们处于一个祥和的时代,大多数人没有挨打,也就始终没有琢磨出什么是“落后”。
念书的时候,觉得落后就是学习成绩不如人,作为一名学渣最痛恨的是那冷冰冰的成绩,拿到考卷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看成绩,第二件事情是批判阅卷老师有眼无珠,第三件事情是怎样不留痕迹地把“3”和“2”改成“8”。作为一名学渣最不齿的是想起学霸在考前说的那句话——我没有复习。
作为一名学渣最能宽慰自己的是看看比自己更渣的人。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由于这句话用的过于娴熟,往往又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于是使我们直接忽略了它的真实性、可靠性。
首先我们真的“比上不足”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事实上的“比上不足”可能与我们眼中的“比上不足”有天壤之别。
比如小刘考试经常在60分左右,经过刻苦努力,终于保持在90分左右,成绩提升了50%,距离满分只有10分之差,小刘可能会感觉“差不多了”。因为之前进步了30分,现在只要再拿到10%的分数就能满分了。但是比起之前50%的提升,这10%可能还要付出100%于之前的努力,或许还不止。所有“差不多”含义的词都表示“差很多”,很少有事情是线性发展的。
“差不多”就是我们“比上不足”的一大坑。
虽然认识到差距,竟然没想到真实的差距那么大,有分数作为标尺竟然还感觉不到背后隐藏的巨差差距,为什么呢?因为承认“落后”会焦虑、失落、自卑,而“差不多”是“落后”的最好的自我麻痹,你能看到的只是他们光鲜的一面,而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于是我们会发现每件事情做的领先的人不多,每件事情都做到差不多的人却不少。
那么我们果真“比下有余”吗?有的时候的确如此,只要我们想去找不如自己的人,一定能找出一大堆来。有个说法,叫“乌比冈湖效应”,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还有一个相类似的效应叫“杜宁-克鲁格效应”,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我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习惯性地低估他人,一切都源于“过度自信”。
不是吗?
你是不是曾质疑语文老师给自己作文分低了?你是不是曾质疑体育老师给自己掐表慢了?甚至是不是质疑过同学给你取的绰号太名不副实了。自我高估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们甚至只看到了别人身上的差,而看不到别人身上的好。比如体育好的学生是不是会在运动场上嘲笑学习好的人,学习好的反之亦然。因为选择性输入使得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部分,而忽略那些本应该被注意的优点,追根溯源就是对对自己要求太低,待在舒适区多好啊。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落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明白“落后”之后的“心态”。有些人喜欢“比上”,“比上”能催人奋进,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焦虑,而有些人喜欢“比下”,“比下”更能给人存在感和成就感,当然也会使人骄傲自满。范围的选择只是为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不应该盲目骄傲,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落后”就像一篇广袤的原始丛林,我们低头游走其中却浑然不觉方向,直到有人抬头仰望发现了星空。持积极心态的人参透了星空指南的奥秘,最终走出了原始丛林。持悲观心态的人应该最后一眼看到的是陨星。
选择范围只是为了客观地认识自己,如何对待它其实在于你的心态,而你的心态直接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又塑造了你的世界。
正如卡梅伦·韦斯特所说:在每个行动中,我们既同时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也塑造着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