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死死中国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儿时的年味的文章。其中不乏欢欣的,喜庆的,感恩至深的。中国那么大,一乡一俗,各地有各地的年味。略略也有看到几篇悲情的。中国人已经把年文化浸淫到骨子里了。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的中国人,一年的理想就是过个肥年。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年年和至亲们过个红红火火的团圆年。

我过的年,似乎与大家不一样。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过年的时候,要去死人坟头拜祭之类的事呢?我老家就有,尤其是乡下。

湘资沅澧汇聚成洞庭,我们就居住在其中一支沅水的沅江。我的老家就在南洞庭,北靠岳阳,南接益阳。湖湘文化就是这么熏陶老家人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家家户户在日暮黄昏的时候,去给已故的亲人坟前点个灯,俗称送亮。老家人都知道,送亮的时候,鞭炮声响起,孤郊野外顿时热闹起来……记忆中,年就这样开始了。

到了年三十,还是下午,吃过团圆饭后,再去坟地送一次亮,仍然要燃个鞭炮。到了初一早上,全家大小都要给故去的亲人拜年。此时,坟地比家里热闹,大家都会聚在祖辈的坟前,作揖磕头,说些求祝福的话。

我在信仰上帝之前,是很热衷和家里人做这些事的。这就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尽管我小时候都不知道拜祭的奶奶是什么样(她去世得早),但是虔诚地去送亮,以为他们就能带来福佑,就乐此不疲地去做了。

现在,老家人他们还在做,并且越做越高大上。鞭炮放得时间长,坟墓前还会放些供品之类。大多从外面打工回去过年的,更会看重这一类的事。大家会在田陇边碰到儿时的同学,朋友,在死人和活人之间打着招呼递着烟,交谈着,祝福着……

我已多年不做这些事了。自从爷爷去世后,在家过年过得少。后来信主了,就不再搞这一套。但年已经深深融在血液里了。圣诞不是年,元旦不是年,只有过春节,才觉得是过年,是真正的新年到了。拜祭故去的亲人,打扫屋内的卫生,贴个春联,吃个团圆饭,看个春晚,准备些压岁钱,穿件新衣裳……所有这些项目都沿袭至今,除了拜祭先祖(不跪拜,还是要记念),其余一概不曾改变。

所以,年味少了么?没有少,我们脑子里总有一个年——一个长假,一个走亲访友的时间,一个孝敬长辈的机会,一个辞旧迎新的起点,一个告诫自己总结自己勉励自己祝福自己的特别的日子!

年味也没有变。你看,孩子们依然兴高采烈。他们依然在年里快快活活,无忧无虑。大人们也没变——大人盼插田,小孩望过年,还是那样,在年里的大人们依旧有生活压力。过去的大人为饥寒为温饱有压力。今天的大人为生存为发展仍然有压力。一样一样的,没有本质的变化。

我们怀念过去的年,也身不由己地过着现在的年。生生死死,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是有一个年——再穷要过年,再远也要回家过年,海外的华人越发对年敏感,深情……你听那春晚,每年主持人都要念那么大堆东东……勤劳的中国人再忙也要停下来过年,再不开心过年也要开心起来,而且,不顺利的想过个年就顺利起来,顺利的想过完年后更顺利……

过年,简直就是祈福。我们都是年的产物,年是我们这辈子的结和劫……解不开,挣不脱,逃不过,生生死死中国年,红红火火年中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光即将把我们带入2019春节 忙碌了一年的自己 褪去劳累、疲惫、又或者是欣喜 作为女孩子最喜欢的 莫过于把自己打...
    pp酱手帐插画阅读 2,241评论 2 3
  • 首先,目前Mac OS X系统没有安装telnet,需要自己手动安装。 自己装的话,如果没有安装homebrew,...
    拾心11阅读 9,342评论 0 0
  • 在vmware中建立centos linux的虚拟机,为其分配了512G的硬盘,结果发现根目录的默认是50G,其它...
    FlyingPenguin阅读 1,279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