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一》

1.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的思考方式,思考模式)

2.及时行动: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你不要做事的时候担心出错,出错很正常,要是出错了,就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就好了,而不是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敢行动,不敢去开始。我们经常考虑的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可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不管到时候是否能做好,最重要的是去做,总好过什么也不做”。just do it!

我们没有必要去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现在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上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3.直面困难:
害怕困难,回避困难是人的天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困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结果也不理想?这很可能是你的努力都放在了简单的事情上,对于那些困难的部分就选择性回避了。然后,你就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已经这么努力了,应该没问题了。可是,事情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恰恰是那些困难的部分,毕竟简单的事情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做到嘛。所以,专注简单,回避困难的直接后果是,一直做无用功,没有进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事情简单的部分迅速的解决掉,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困难的部分。

4.验收
对于阶段性的努力成果,自然是要进行自我检验的,因为验收才能了解上一阶段的得失,改进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制定改进的计划。验收,同样也是一种回顾的方式,巩固已经学习过的东西。

5.自学
(1 阅读理解能力,这里指的可不是英语阅读理解,而是平时看书,看新闻,看文章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个甄别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过程,在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之后,把需要记忆的,就尽量记住;把无效的垃圾信息过滤掉,对于有效的信息与大脑里已经储存的信息进行比较,把相关的信息归档,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你确信你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了吗?

(2 写作能力,这里指的也不是考试的作文,而是写作的最基本的能力,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理性文章的能力。不经过练习,这也不是简单能够做到的,所以平时应该有基本的文字输出,刻意的去练习这一基本能力。

(3 实践能力,以背单词为例,许多人天天在学却不用,背单词却不造句,却去练习什么背词法,背了那么多单词,却从不读英文文档,从不写英语文章,除了考试的时候。其实看英文原版书籍就是很好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

(4 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思想,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告诉你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即使你想的是错的,也比不加思索就赞同的正确的观点要强。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应该去仔细考虑两者孰优孰劣。

(5 了解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与投入的时间成正比的,而是像爬山一样,总有难爬的地方,也有容易爬的地方,有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进步,有时候却又长时间觉得自己原地踏步,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成果才会突然显现,就像烧开水,不到100摄氏度就是不会沸腾,就算差一点点积累的不够是不能明显的看出成果的。


再读...

1.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很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都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说完甲我们来说乙。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也许有一天,当他因为没有学习这项技能而遇到一点尴尬的时候,可能会慨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而,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慨叹。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易,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2.有时,有些人会故意这样做,尽管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借口。他们把这个借口说出来的时候真个掷地有声:“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然而,这可能是装出来的。人就是这样,装得久了,就装得像了;装得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而这当然会影响之后的决定和行为。

这些人所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但问题在于,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所以,他们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结果“一事无成”。好笑的是,即便到了这样的境地,还有不少人打肿脸充胖子,声称“我没什么可后悔的”。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3.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它们记下来。

4.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5.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4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 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

6.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7.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8.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这也是“庞兹骗局”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一个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9.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无论学到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10.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 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 “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不多,其实大家都会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但是,如果中途改变过方向,更极端的——经常改变方向,就怎样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可能返回起点。所以,开始行动之前要先判断列表所代表的任务是否现实。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11.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2.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准备不充分的人,执行任务时必然表现欠佳,但不管表现多差,他也提前做了一点准备(或者自认为做了一点准备),但这样的经验却会让他觉得准备是没什么用的,至少是没什么大用的,于是下一次他还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还会面临相同甚至更为严重的尴尬…… 我认为,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举个例子,我在做新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被新教师夸奖:“李老师,你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了!”对此我不敢谦虚——因为他们完全夸错了,我自己太清楚自己的应变能力有多差。

我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之所以做那么多的准备,就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想象一下,在台上讲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说的某句话有不曾想到的歧义,是多么窘迫的事情?所以,在任何一次讲演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安心上台。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我甚至为此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强迫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多到实际讲课内容的两倍以上才能踏实。不过,这样的恐惧倒成了动力,它使得我的很多课程和讲演都最终有了多个版本。我还会再把这些版本各自演练很多次。这样的准备使我一旦进入状态,就肯定无所畏惧。因为知道了结果,我也就可以做到在开始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
我父亲的一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些人甚至把“害怕当众演讲”与“害怕死亡”相提并论。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而害怕当众演说的原因,人们却未必真的了解。其实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13.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急智而自卑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读了一本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自传才改变看法。我现在早已找不到那本书,也想不起主人公完整的名字,只隐约记得好像叫“什么什么年科”,姑且就称呼他为“年科同志”吧。

书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手中的左轮手枪已经没有子弹,只能靠奔跑摆脱厄运。在这个过程中,他冲下了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跑着跑着,突然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停步蹲了下来。在这段时间里,追赶他的那些特工因为高度和视角的关系,无法用枪射中他,同时,他因此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得以从口袋里拿出子弹装进左轮手枪,打得追赶他的那些特工慌忙寻找掩体自保,从而最终成功逃脱。
在“年科同志”后来的回忆里说,当时他之所以能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在他脑子里这个动作已经提前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而他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让自己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比如,一个人若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那他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比那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原本可以拥有的都并非只有一辈子,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以我来说,很多年前当我学会BASIC程序语言时,并不知道它会给我这一生带来无穷的好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然脱胎换骨;当我学会了当众演讲时,我的世界也跟着变了,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当我真正学会了如何教书时,我发现自己已身处另一个世界……回顾往昔,我早已重生无数回。

14.我还想援引电影《新基督山伯爵》中的一个我看过无数遍的片段来讲讲文字的重要:

身陷大牢的爱德蒙·唐太斯(Edmond Dantes)终于见到挖了 6 年 却不幸挖到另外一个牢房的法利亚神甫(Abbé Faria)。
见面后,法利亚神甫要求爱德蒙帮他挖地道:“为了报答你的帮助,我将提供给你一样无价的东西……” “我的自由?”爱德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自由是可以被剥夺的。”法利亚神甫颇有些不屑,接着说道,“我会将我知道的一切知识教给你;我会教你经济学、数学、哲学、科学……” 爱德蒙忽然又发现了值得自己兴奋的东西:“读 书、写字?” 法利亚神甫愣了一下,发现爱德蒙是个大字不识的家伙,颇有些无奈:“……当然。” 爱德蒙根本无法拒绝:“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神甫认为知识最宝贵,大字不识的爱德蒙却只知道自由最可贵。可是没有知识,精神怎么会自由呢?精神不自由,肉体的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精神的自由是谁也夺不走的。爱德蒙的重生从这里开始。他开始识字,他开始深刻地思考,他不再只是一个杂食动物,而是个可以天马行空的人——尤其在他重获肉体自由之后。

15.我常常暗骂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夸张地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经忘了“本”。本科教育之“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16.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只是写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17.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我看到过一句令人非常震撼的话: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许多人都曾慨叹: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真正有用,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一个人不是很懒惰,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比如学英语:很多人天天在学却从来不用。背单词坚决不造句,却去练习什么词根词缀记忆法或联想记忆法;背了那么多单词,却从不读英文文档,从不写英文文章。当然,偶尔还是要说英语的,但仅限于“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之类。其实,掌握2000个基础词汇、了解基本语法规则之后,就应该去“用”英语了。举个例子,看本专业的英文原版资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语的机会。有不认识的单词,查字典嘛。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就是看不懂,查语法书嘛。查过一圈还是搞不明白(其实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高),问老师嘛。

18.从另一个角度看,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的时间。
举例来说,在工作岗位上,有些人像顶着一颗榆木脑袋一样,只做领导要求做的事情,但往往连被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多时候,这些人并不是偷懒,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根本想不出该干的是什么,所以只求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以保饭碗。可是,他们甚至连该怎么干好那些被交代的任务都想不清楚,因为他们的脑袋从未“用进”、只曾“废退”,早就退化成了实心的榆木疙瘩,没什么用处。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最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这就是差别。前者往往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一无是处”、“碌碌无为”,后者却在同样的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后者逐渐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占据更大的平台,最终与前者成为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19.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建筑师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用都不同——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至我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后来做了老师,有机会大量观察,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都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比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可是很多人犯这类错误,往往是无心的,只不过因为他们的概念太乱、太含混,才会把迥然相异的东西当作差不多的东西,甚至干脆当作同一个东西。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有时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楚,当然谈不上“穿过表象看到实质”了

反过来,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20.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他们做的。在任何一个部门或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都是显性的,是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看得见的;而下属之间、成员之间往往并不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看到上司的缺点。钱钟书先生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20.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然而,分清“道理”和“感悟”却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原则相当简单明确:“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感悟”都是没用的,我是在说,“感悟”不一定是普适的,非普适的“感悟”与普适的“道理”不一样,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基于某种原因,所有被认为成功的人也都乐于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当那些衣着光鲜的人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哪怕他们事实上相貌平平,也会让听众觉得光彩照人。他们说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仿佛饱含着无数的深意,掷地有声、字字珠玑。台下的人,尽管脑子里浮想联翩,但还是有意挣扎着聚精会神,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记下来回去“反刍”。

可是,听众应该有自己的智慧。只有了解了沟通的基本原理,才能不至沦落到“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一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让我们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但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若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是危险的、有害的。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领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他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表达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看,成功多难呀!要付出那么多代价才可以呢!我还没付出那么多代价,没成功很正常嘛……”事实上,对那些渴望成功而又尚未成功的人来说,成功人士“苦大仇深”、“血泪斑斑”的经历是一种多大的安慰啊!

21.人类作为注定会老死的物种之一,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因为害怕自己的死亡,所以人们宁愿相信存在某个叫做天堂的地方;因为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人们宁愿相信转世投胎、轮回再生;因为害怕强者无疆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懦弱与无能,所以人们宁愿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成功者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在“分享”成功经验时着了魔一样地夸大自己遇到的各种障碍,同时却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运气”绝口不提;碌碌无为者如饥似渴地享受成功者的“分享”,在听到成功者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九死一生的时候潜意识里暗暗欢喜——原来我没成功是有原因的啊! 小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圣经》里反复提到“七宗罪”(贪婪、淫欲、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却绝口不提人生最大的敌人“恐惧”,以及“恐惧”这个恶魔的小鬼“懦弱”?那根深蒂固的恐惧可是一切“恶”的根源,那懦弱才是“原罪”啊!后来我明白了,宗教最需要的实际上是“恐惧”。为了让人们向往天堂,便设计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狱。没有令人恐惧的地狱存在,天堂又如何令人向往?

22.尽管我们使用语言表达我们的思维,可是,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个中道理,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这些纠正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亲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类似这样的句子:

……本来(原本)就是嘛!

现在想来,真的要感激父亲,他就那样简单而又“粗暴”地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使我一生不再使用这样的句式。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长大之后,我曾在一部关于某重大新闻事件的电影里看到报社老板这样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
**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伙就刻意让自己写的句子都用“事实上”作为开头,而为了配得上这个开头,在后面的陈述中他不知不觉真的剔除了很多“偏见”。直到被电影里的这个小细节触动,我才明白,原来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平时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妨把这些句式套进去填空——就当想着玩了——要不了多久你就能体会这种游戏的有趣之处。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巨大转变。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型:“要是 ……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于事无补。

23.一般来说,我们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然而,更为有效的建议尽管看起来与上面的建议差不多,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说这个建议更有效,是因为它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24.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我当时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直到自己过了30岁才意识到一直按他说的去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这些人还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25.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抛出这样的话:“每个人都 (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对话就应该结束了,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已经把自己的脑壳闭掉了,或者干脆是毙掉了。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尽管讨论都是从交流双方的“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一方若是用“我要保留我的看法”作为最后的挡箭牌,他的意思其实是:“去你的,别再入侵我的领域了……”事实上,如果交流从一开始就以“看法”为焦点,那么就没必要讨论甚至争论了——我把我的看法告诉你,你把你的看法告诉我,我们各自弄清楚对方的看法,然后各自考虑哪个更有道理,或者这两种看法为什么可能共存…… 对任何事实,每个人都有看法,这话不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句话就是非常扯淡的了——对很多人来说,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而已。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当有人以“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来维护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其实早就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这种手段是有效的,而事实又会证明这种手段确实是有效的:如果对方不是一个脑子清楚的人,他就会尝试进一步说服对方,最终导致不欢而散;如果对方是一个脑子清楚的人,他就会偃旗息鼓,因为他明白接下去的对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论是在哪一种情况下,这种维护手段都好像是成功的、达到了最终目的的。于是,使用“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这种手段的人,对这种手段的看法将得到进一步巩固——这就是真理,这就是保护自己已有看法的最佳手段。可惜的是,连这个想法本身都是他们的枷锁,而非他们的工具。

他们误以为很多想法是自己的,殊不知他们是隶属于那些想法的。

26.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这不过是一个选择。是要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是甘愿享受虚假的欢乐,还是用长期的痛苦换取哪怕片刻的真正的幸福?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抵上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沧桑的正道、体会了磨难,才肯为那“道”付出如此的代价吧? 语出《论语·里仁第四》。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正跨出那一步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一天终于跨出了那一步,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在那一步之外的人从来都没觉得跨出那一步有什么痛苦,而且你也能很快体会那一步之外的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如何跨出这一步,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你只能依靠自己。并且,要牢牢记住:正如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一样,估计你也帮不上别人。你可以为之努力,就好像我现在做的这样,但,效果如何,不在于你。因为,你或许已经能够明白:很多的时候,好的意图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