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养成好习惯需要进行持久的积极性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你真正要依靠的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不用思考就直接去做的下意识行为。
比如每天都能简要复盘一下自己当日的行为,总结得失,久而久之,你会爱上这种这种行为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全勤”打卡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也做到了”——这种不断积累的成就感所带来的满足感。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努力量化,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干劲,比如一周完成多少次运动,30天看完多少本书。因为努力一旦被数据化,“我可以再努力一些”这样的干劲就会涌上来,支撑我们去做那些“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事情。
当我们尝试开始改变的时候,因为仅仅是在开始阶段,会感到很有意思,有一种新鲜感。但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我们会渐渐感到厌倦,变得倦怠。
因为,改变习惯是一件很难得事情,我们每一天都是在重复上千个微小的习惯,这些习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某种定式,甚至在思维上也形成了某种定式。
但如果你可以为你的改变行动计划或者设定新的目标,就能够再一次激发积极性。比如,“改变跑步的路线”“参加马拉松比赛”“换一套运动服”“跑步时戴运动手表”“把周三定为跑步的日子”等,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化定义为一种习惯,这些变化就会成为刺激,让你觉得不厌倦。
但是,对已经习惯的时间点和行动量做出重大调整,也可能会打乱现有的生活节奏,所以改变也需适量。
在《65种微习惯》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习惯冰山模型”理论,认为在看得见的行为习惯下面还潜藏着思维习惯和情绪习惯,只有改变了“海面”下的隐性习惯才能改变行为习惯,进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本书以行为、思维、情绪、环境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归纳了轻松调整习惯的 65 种方法,通过鲜活的案例阐明了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坚持不下去”“不能付诸行动”“戒不掉”“改不了”等习惯难题。
最后,本书适合想养成好习惯却始终找不到科学方法的人,教会他们用习惯重塑自我。你可以将这本书当做一个“习惯调整词典”常备在身边,当你想要微调自己的习惯时,从中获得一些思考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