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简介
豆瓣是一个立足于书影音的兴趣社区APP。在这里人们可以发现兴趣相投的人,可以与书影音创作者交流,可以查询图书、电影、音乐、同城活动信息,参考他人的评分与评价,发现适合自己的精神补给。(这一段就是APPstore 里面的介绍= =)
豆瓣的成长
豆瓣成立于2005年,刚成立时是一个网站,直到2011年移动端的APP才诞生。在豆瓣的成长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关键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豆瓣成立时间点,自然不必多说。第二个时间点是2011年,那时移动端APP开始兴起,豆瓣也尝试着将网站转移到手机端,但秉承着去中心化的思想,豆瓣开发了“豆瓣同城”、“豆瓣小组”等众多APP,这样的策略并没有获得用户的支持。于是到了2014年,也就是第三个时间点,豆瓣将众多APP整合到一起,豆瓣APP也就诞生了。第四个时间点是2017年,这一年,豆瓣推出了《豆瓣时间》,提供内容付费产品,向商业变现方向迈进。
查询了豆瓣的发展史以及豆瓣APP历史版本的更新情况后,我对豆瓣的成长轨迹做了一份简要记录,也就是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豆瓣在连接这个兴趣社区的各种元素,让他们能够形成一个生态圈。从邀请优质的书影音作者入驻,吸引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用户,到连接线上与线下,线下体验后反馈到线上,形成商业闭环,再到制作内容付费产品,用PGC内容来实现商业变现。豆瓣的初心未变,只是需要在投资商、竞争者、用户之间做一些妥协。
豆瓣APP
功能架构
豆瓣APP共有五个tab,分别是“首页”、“书影音”、“广播”、“小组”、“我的”。从tab上来看,豆瓣注重的也是书影音推荐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与产品定位一致。
整体上看,每个页面中都有搜索功能以及私信入口。搜索功能的存在说明豆瓣APP的内容量还是挺庞大的,私信入口的设置则表现出对用户之间直接沟通的重视。
页面与交互
下面主要分析首页的布局和整个APP中的一些交互设计。
首页也就是头屏,对于吸引与留存用户是十分关键的。在查看豆瓣的众多版本更新中发现,它对首页的改版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页面。
将头屏从上至下分成三块。第一块是搜索,首页的搜索是全局搜索,也就是可以搜索话题、用户、书、电影等各种内容。搜索功能中也添加了“扫一扫”的搜索方式,丰富了输入形式。第二块是豆瓣的付费产品和原创栏目入口,“豆瓣时间”是付费知识分享,“市集”上卖的是豆瓣的一些周边产品,“书店“则是图书市场,“豆瓣视频“里有豆瓣原创的《瓣嘴》、《如是》等栏目。第三块是热点内容的推送,中间穿插着广告。
在文字排版方面,豆瓣采用的是左边标题,右边图片的格式,这样可以避免当文章没有图片显得时不整齐的情况的出现。在区域划分方面,第二块内容的出现以及热点内容穿插的广告,体现出豆瓣开始向着“商业变现”方向发展的意愿。但向上滑动内容时,第二块那里并没有被冻结,而是被隐藏掉了。这一点也说明,在“商业变现”上,豆瓣表现得比较含蓄。在豆瓣看来,优质内容的分享,用户之间的互动才是更为重要的地方。
在“小组”这个页面,“小组讨论”的内容本是这个页面的一部分,当向上滑动到一定高度时,“小组讨论”却成了一个单独的页面。这是很巧妙的交互。既很好地衔接了内容,又节约了空间。
其次这个页面中另一个交互也很不错:推荐小组以卡片形式呈现,给出两张卡片,并且第二长卡片默认只有一小部分出现在用户视线内,很好地引导了用户向左滑动。在这之后,用户会很自然地向左滑,从而发现“分类找小组”的页面。这样的引导,会让用户误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而看不到有设计的痕迹。
说说它的书店。不同于其他书店,一进去就是各种图书的分类,豆瓣希望用户的购书行为的发生源于发现与兴趣。其实这样的购书流程才是生活中完整的购书流程吧。往往我们都是听朋友或其他人推荐,才会去购买图书,然后阅读、交流。传统的书店其实只是扮演了提供图书这一角色,算是这一完整购书流程中的一小站。而豆瓣的书店更像是将阅读圈子搬到了网上,让购买图书不仅仅是“购买图书”。
但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APP的内容开始出现同质化的现象。现在的豆瓣在人们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它的书评影评了吧。可这不就是豆瓣创始人阿北的初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