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终于过完了最后一天,晚上十点才匆匆到家。疲惫,饥饿,困乏,伴着高温,烦躁而不堪。这就是最后一天的班,满满当当,从眼睛睁开到夜幕降临,没有消停一刻。
最后一天是忙碌的。考核成绩的核算,一遍又一遍的核实,忙中出错,还是有部分数据进行了返工复核,有惊无险的是问题都解决在了公示之前。考核只要按照已经审定的细则去执行,问题基本都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一切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在组员的配合下,悉心核算中,没有一人提出核算错误的信息,这是对同事们一天多工作的肯定。凡事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做,结果一定会令人满意。间歇中中午没有休息,又帮空了宿舍的行李及琐碎物品。事都堆砌到了一起,忙忙碌碌,但也是对头脑的一种缓释。
最后一天心情是沉重的。因对考核结果不是太在意,所以只管干好自己的分工部分,结果是早有预感的。中途听到另一组结果时令我吃惊,优秀扎堆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核算错误,二是方案有漏洞。后虽经重新复核有些微的变化,但我还是觉得细则需要修订了。对某一项考核结果又异议,大张旗鼓,大呼小叫的要复查,雷声大雨点小,一点问题都没有。放出狂言以后要有专人负责计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领导失去了基本的为官底线。主要领导毫无底线,为了自己,不停修改成绩,随意为自己赋分,无凭无据。这样的做法无异是在自掘坟墓,在建立负面典型。领导这样做,如何领导老师,如何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老师。一位领导因对自己的结果不满意,大动干戈,满楼道都是他的叫嚣声,查这翻那,怀疑一切,不相信任何人,哪个都是错的。结果却是一场没有结局闹剧。领导的格局在哪里,不相信别人其实也是在怀疑自己。形象没了,口吐珠玑,“我要考虑换个地方了,还能不能一起共事了。”常常教育老师要打开胸怀,不要过于斤斤计较,可碰到自己身上呢,自己在扇自己的脸。我想说,你真的需要换个环境了,“太上皇”该下马换营了,庙小妖风大,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最后一天又是留恋的。必定一起呆了100多天,没有一点儿感情是不可能的。回家,没了一起吃饭聊天,饭后逛马路,侃侃而谈,交流思想,八卦而论的时空。离开学校,没了规律的作息时间,一天的生物钟又要进行调整。离开学校,生活将从宿舍、餐厅、教学楼变成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时空发生巨大变化,一亩三分地缩小无数倍。回到家,睁眼、抬头永远是那么几个人,远离了叽叽喳喳的吵闹,喋喋不休的问询和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走过来 ,转过去不是电视的声音就是手机的吱吱声,最多就是家庭成员的交流声。回到家,一日三餐需要自力更生,结束了到点打饭,饿有主食的咸淡生活。放假了,一切都会发生变化,且走且改变,且适宜。
最后一天是急迫的。午饭是大骨头,是积攒几周后集中处理的一餐。没有光滑的骨头,到处是残羹肉渣。光盘不光,结束宴的奢华并不能留住老师们的身体和心。从早到晚,时时处处都有人打听,几点钟能放假。听到我不确定的表情包后都是失望,更失望。早晨上班到晚上十点到家,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回家的心将考核结果付之东流,只顾签字,内容具体是什么,根本不配正眼一瞧。快点签,签完了回家。急切的心还是破碎了,大家并没有等到想看的结果,一片诅咒声中搭上了回家的小车。终于要回家了。自己离家越来越近,离学校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