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建一个微机室是必然的趋势。
建立一个微机室需要电脑、稳压器等设备。
老师可远控教学,让学生学会打字、绘画等操作,了解世界,产生学习兴趣。
对于微机室,百度百科上是这么提到的。
微机室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在我印象中是00年初。
记得那时候上五年级,再有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
学校里突然提出要建微机室。
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懵懂无知,自然不知道微机室是什么。
当时知道的仅有两点:
一、每人捐十元钱,供学校买电脑用。
二、从此学校有电脑可以用。
这两点对于当时的我们是什么概念呢?
十元钱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我记得我上初中后一个月的生活费才十元左右。
电脑是那时孩子心中遥不可及的梦。
在那之前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电脑,包括我。
见过与之最类似的便是学习机。
何为学习机?
一个带键盘的设备,当年最出名的莫过于小霸王学习机。
设备上可以插卡,卡里有事先刻录进去的内容,内容比较丰富,可以是学习资料,也可以是游戏。
当时的鼠标不是现在的光电鼠标,鼠标中心有一个分量不轻的圆球,圆球与桌面接触,随着鼠标划动,圆球跟着转动,进而带动电脑上的光标移动,完成相应的指令,十分笨重且不灵敏。
设备可以连接电视机,将卡里的内容通过电视机显现出来,跟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一样,只不过没有那么先进,里面的内容都是事先储存好的,无法做到电脑般灵活的输入输出。
这件装备流行在那个年代,是一代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美其名曰学习机,其实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是拿来打游戏了。
多少孩子因为这学习机而被打了屁股。
学校打着建微机室的旗号办事,自然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响应,虽然那时都不富裕,但是基本都积极的配合学校,拿出十元钱,交给学校。
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心里也是十分期待的,自己家里买不起电脑,能在学校里见识一下满足一下好奇心也是很好的。
就这么期待着,期待着,毕业的时间到了。
学校的微机室建成了,但是一时并没有投入使用。
不知道是因为每人10元仍然资金不足,还是因为学校另有其他打算。
从始至终我们这一届学生都没有进入过这间微机室。
听说到我们毕业,微机室里都没有摆放一台电脑。
反正我们已经赶不上,只能留给后面的学生探索了。
可惜了那10元钱,就当做为后来人做了贡献吧。
至于后面这间微机室到底有没有投入使用,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从那以后由于上学原因我再没有去到马海完小。
数年之后马海完小不复存在,青砖围墙仅剩断壁残垣。
自此与这里有关的所有事情都只能在记忆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