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帐能攒钱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01

今天我来说说,记帐到底能不能攒钱。

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是因为我的记帐年龄较长。

我是从2015年3月1日开始记帐的,从这天后,我的记帐一直未曾中断过,直到现在。

我先说下我的观点,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帐,是攒不到钱的,它最大的作用是方便我们查过去的收支情况。

帐本就好像一本空白笔记本。记帐后,这本笔记本就有了内容。

如果我们把笔记本记完后就放一边不管,时间长了,我们根本想不起这本笔记本记了些什么。

如果我们经常翻翻笔记本,把里面的知识消化,收为已用,就会发现,记笔记的好处真的很大。

记帐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只记帐,而不去利用里面的数据金额,记过的帐就像那本用后丢在一旁不管的笔记本一样,只为记帐而记帐,不为攒钱而记帐。

这样记帐,怎么能攒到钱呢?

                                  02

我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2015年——2018年底就是这样单纯地记流水帐,那几年,我每笔钱都记了,但我真的没有攒到什么钱。

如今翻看那几年的帐本,我对每年能花掉那么多钱真的惊呆了,那真的是我花的钱吗?

情况发生扭转是发生在2019年初,此时我已记帐4年了。

2019年初,我买了一套房子,每月还贷近6000元。还贷带给生活的压力在那一年立马显现了出来。

我看了帐本,这几年家庭年收入基本在20多万,正常情况下还贷是没问题的,然而根据以往帐本上的支出情况,每月的结余很少,这才是我忧心的问题。

                                    03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开始有意控制支出。

控制支出来攒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节流”嘛。但怎样科学合理地控制支出,就各显神通了。

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曾提出了一个“拿钱因子”概念:

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这样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

看似很小的花费,却每天都在蚕食着我们本就不多的结余。

所以,我们要攒钱,第一步就是找出自己生活中的“拿铁因子”,然后去掉这些拿铁因子。

最常见的“拿铁因子”有:

奶茶等无营养的各种饮料、看到便宜就买回家结果根本没用的各种小物件、男士的烟酒、女士的放到过期的护肤品……

                                04

怎么找出自己生活中的“拿铁因子”呢?我的经验是在记帐时先设置好分类项目。

举个例子,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提了一大袋东西回家,有吃的,有用的,其中不乏有占比不小的零食。

也许你记帐时,可能就是记一笔“超市购物**元”,而我要控制支出,我至少会把零食单独列出来记帐。

这样,就可以统计出自己一个月的零食都花了多少钱。想攒钱,这类支出正是我们要削减的。

给大家看看现在我的帐本里设置的“食品饮料”的分类。

这样分类记帐,不但能控制我的零食和外出吃饭或点外卖的费用,还能督促自己饮食要健康。

这样分类记帐不光可用在吃上,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可按自己要求设置分类记帐。

这样,我们就随时可以通过这样详细的帐本来反省自己,哪方面的开支超了,具体超了多少。

这就是记帐带来的好处,随时提醒自己哪方面的开支要缩减了。大家说的通过记帐攒钱,原来就是这样攒下钱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