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自以为是,这个世界将减少很多麻烦。
前些日子,碰到一位女同事,或许那天她穿的衣服在我看来有点的怪异,我像以往一样,随口而出:“你今天的衣服不是很好看哦”,本来很好的气氛被我一下子弄僵了在那里了,而从这凝固的氛围中,那一下子我看到了自己的讨厌,甚至有点面目狰狞。
人与人交往是以好还好,以坏还坏,但我们却一直希望别人用好来忍受自己的坏,也经常用自己认为的好与别人交往。比如性格直爽,在真诚的名义下,一方面,我们常常忍受别人所谓真诚的伤害,另一面,又放肆地以真诚去伤害别人。我们总是以为,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方式有点瑕疵,别人也应该原谅我们,而且还常常为自己所谓的真诚和直爽寻求借口和托辞,却忘了人与人交往其实最重要的是平等和尊重。
沟通最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价值。就方法而言,在沟通中,真诚其实并不太重要,它所谓的重要,都是被我们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沟通专家定义演绎的结果。沟通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有效,就是你要传达的信息能不能完全被对方知晓和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让他(她)知道,还要让他(她)认同,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信息准确,而且还需要方法正确。但我们常常只想着怎么确切无误的告知,却没有想过怎样良好无伤的交流。
世界上谁都不容易,谁都没有义务忍受我们所谓的直爽。我们可以选择直性子的生活,但没有资格把别人也捎上。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自己是整舒服了,却把不舒服留给了别人。朋友、同事的忍让是他(她)们做人的修养和为人的道行,并不代表我们选择的正确,更不代表我们变本加厉,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他们,既然我们是人,那他(她)们也是人;既然我们是独立的个体,那他(她)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交往是有边界的,越界就是犯规,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取被别人尊重的资格。因此,我们不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更需要“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总是为自己不当的行为寻找借口,其实只不过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自私。我们所谓的真诚和直爽其实就是以道德为借口采取的不用负责攻击行为,直爽有时候不是美德,而是很缺德,因为,它只不过是我们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标识自己所谓的人格魅力所采取的一种的很低劣、很自私的手段,它与人沟通无关,只与我们自我的需要有关。
前不久,因为写推文的关系,一位90后推荐我关注一个属于她们这个年纪最火热的公众号,潜水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构筑起来对他(她)们的刻板印象,也不只过是我们这群“保温杯”大叔、大婶的自以为是。在这个公众号中,我既看到他(她)们与我们不同的喜怒哀乐,也看到了他(她)们与我们相同的人生挣扎,他们也为生活奔波,也为高房价、低工资忧愁,也为男女感情彷徨纠葛,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他(她)们,曾经我们不曾有的问题也在困扰着他(她)们,他(她)们其实比我们更辛苦,但他(她)们与我们的距离则不是生活的距离,也不是年龄的距离,而是不理解的距离。当我们总以一副对他(她)们负责的态度,说他(她)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说他(她)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他(她)们现在样子其实就是他(她)们最应该是的样子。
经验对人生是很重要,但经验很多时候却不堪一击。当我们以中年大叔、大婶指责80后、90后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曾经被50后、60后指责过。其实成长是一个和经验没多大关系的问题,很多事情我们经历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如果有关系,也不只过是除了有点借鉴意义外,其他一文不值。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在其著作《致死的疾病》中指出:“从精神的观点看来,一个人不能靠熬年头而达到任何东西;这个概念确是和精神极端对立的。相反,人却很容易随岁月的消逝而遗失很多东西。”生活中,我们都喜欢走直路,但人生的路无所谓弯直,只有走过了才叫路。在80后、90后面前,我们只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却没有道德上优势,更没有发展上的优势,与他们的世界相比,我们的生活日渐萎缩,生命日益枯萎,对他(她)们,我们的不满与其说是指责,不如说是嫉妒,特别是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我们越来越失去控制感,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经验越来没有作用。我们要求的80、90后的忍让,只不过是想用资历换取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资格而已,但我们却认为理所应当,所以夜以继日地自以为是。
生活很残酷,现实很精彩,有时自我拆穿就是我们成年人面对世界的最好方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