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我元旦前开始看,今天看完的,姑且就算19年的第一本书吧,累计9小时读完(非泛读),190个笔记(微信读书阅读)。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写读书笔记,没有经验,水平有限,望诸位多加指点批评。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纯自发培养自己、提升自己,原创不易,感恩随喜!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吧。
这本书总体贴近生活,让人感觉亲切。第一次读关于佛法的书,平时也就长读《心经》而已。修学佛法不必将来你某个特定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本书对于未接触过佛法的朋友算是启蒙之作,清晰亦不乏奥义,对于了解佛法的师兄们,更是对内心的又一番洗礼。
苦、集、灭、道四谛法门。
“苦谛”是认清生活中苦恼普遍存在的事实;
“集谛”是分析苦恼的成因;
“灭谛”、“道谛”是讲苦恼的止息及止息的方法。
要从检视自己的身、语、意入手,把重点放在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别人的错,或者急于“度化”别人。
《瑜伽师地论》中烦恼产生有六因:潜伏在识田里的烦恼种子、对境、随学恶友、听闻不正确的法教、串习、颠倒作意。
一、珍宝人生
1、认识苦
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 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身体受伤等)。
>> 变苦: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
>> 行苦: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流转。
人间八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
具体而言,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2、接受苦
“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寂天菩萨
(网上流行的这句话,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寂天菩萨说的吧)
只要我们这个身体还在,就必然会感受到上面说的“八苦”,执幻为实,真实不虚。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
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无常像一个面貌丑陋、内心温柔的怪人。克服这种恐惧无常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了解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何以故?因果不虚也。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暇满(具足修法的有利条件并真正用于修行的人身,被称为珍贵稀有的暇满人身)难得,今已得,世事无常,我们要更好的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的纠缠在痛苦的情绪当中。亦务必要精进修行(提升自悟),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二、体会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 安乐,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心得感受。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这婆娑世界里,面对“无常”,我们会自然的痛苦,而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正所谓知足常乐也。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如果你承认无常是生命的规律并接受它,你就会放松下来。有时候,我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相信因果和建立空性的见解,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放下执着,获得安乐。
三、次第花开
佛教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要从根本上止息痛苦必须放下我执,建立空性的见解。
佛陀说诸行无常,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没有例外。
世间万象如此复杂深奥。我们须保持谦卑,以及探究真理的热情。
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因为正常状态下人的思想会指导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的结果是改变其生存的外部环境。
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不是骆驼背负的所有重量。
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1、修行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
>>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他人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
从长远来说,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不是压抑情感,不是遵循强制的规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给人看。
自律,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不伤害。
这个世界的问题不仅是贫穷和饥饿,还有孤独和冷漠。幸福感源自内心的安宁,而仅仅克制负面情绪尚不足以建立强大、平和的内心世界,我们还需要主动去培养正面、积极的心态和情感。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
2、忍辱
忍辱是因为了知事情的缘起、因果,而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这与怯懦完全不同。
忍辱中的勇气也不是来自意志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柔软和开放。
忍辱的另一层含义是容忍。
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3、出离心
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受与安乐没有希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
不论自觉或不自觉,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太重要,工作、家庭、金钱、声誉、感情,我们希望这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四平八稳,安全放心。为此,把全副精力都投入进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里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却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4、菩提心
生起出离心后,还应该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培养菩提心。菩提心是指在皈依或者在将来行持善法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和安乐,而是发愿为了所有众生成就佛果而皈依三宝、修持佛法。
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
>> 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
>> 慈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
>> 悲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
>> 喜乐: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
>> 舍心: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
修行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次第而行,平凡而具体,正视所有的经验、顺境、逆境、苦乐等,只要不舍内心的善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个无尽藏,善良之心是一切世出世间功德的源头。且行且珍惜。
愿诸位,次第花开,花开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