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不是那每一天,而是与别人相似的自己”
我们始终在一边标新立异,一边寻求得到大多数的认同。我们的的出生,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从父母的基因中各取一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这个物种基因的延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做到完美的复刻——突变的基因+独立的思想=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人类是弱小的,或者说,现代的人类是弱小的——随着工业化、智能化的推进,强健的体魄,时刻保持对自然环境的警觉,已经不再被视为生存所必须的因素了。取代鲜明的个体所必须的要素的,是与周围环境保持同步的能力,一种时刻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伪装。
与众不同,是根植于我们基因中的强大执念。自私的基因,会想方设法延续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之下,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应,无一不是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的绝妙因素。
普通人,时长会觉得无聊,起码我自己就经常有这种感觉:有一种每天都是在不断地重复过去的每一天,毫无新意,在这样的生活中提不起自己的斗志,不能燃烧掉蕴藏在胸中奋斗的火焰。事实上,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我们感觉到不甘心,就算是不甘,也只是昙花一现地在脑海中掠过,天一亮,我们就又回到了昨天。

混杂在脑海中的愿景与光秃秃的现实相互映照,就变成了一个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迟迟不敢向前走地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些独特的东西,有些远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真的自我,不必刻意追求一种沧桑成熟的语气,用自身的特色来表达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未来的展望,突破掉自己设置的枷锁,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改变是困难、痛苦的,但这又是遵循生存法则的世界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自私很容易,爱自己却很难。身体与精神,有时候并没有保持100%的同步,一些让自己精神愉悦的事物,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并不可取。平衡的发展可以让身体强健,进而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与能量,创造性的大脑又需要强健的体魄来配合达到理想。相辅相成的关系让人欲语还休,一时痛快,破坏的还是自己的一生 幸福。
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是珍惜,珍惜自己的身体,友善对待环境和周围的人,我们一起发展,共同构筑美好生活的地基。
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