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有很多分类,但大体分为三类。内容,用户和活动。其他的还有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和渠道运营。这几个不是每个公司都有所以暂不讨论,先讨论共性。
内容运营就是文案策划等。因为自认文笔不好,也不懂设计所以这块的参考意义不大。暂不讨论。
用户运营分为三类。
一种是相对较细的运营,带着会员等一部分特定的用户玩,而且让他们玩得更嗨更持久。
另一种则比较宏观,负责与用户相关的整个流程。运营的目的以AARRR(2A3R理论)来划分,呈金字塔分布。为了方便理解,用三节课公众号为例。最底层是获取用户,可以通过内容推广,公众号互推和策划活动来拉新,获得新用户。第二层是提升活跃度,与用户互动,让用户进来了不仅是一个路人甲,很快就走了。因此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后的回复引导,活动引导,与他们产生互动,让他们记得三节课。第三层是提升留存率。让用户能够多次的回来使用产品,,譬如三节课的新用户优惠,各类活动。第四层是获取收入。有收入才能持续发展。这里吐槽一下三节课主讲人的举例。他说他们不考虑盈利。可能只是因为他说这番话的对象,恰恰就是他获取收入或者潜在获取收入的对象,所以不好意思说吧哈哈哈(我就是嘴贱)。最上层是病毒式传播。通过活动鼓励、转发机制,让用户愿意为产品进行传播。
第三种运营是维护用户与用户的关系的,一般多是社群里存在,譬如知乎、豆瓣、天涯等。用户与用户之间互为价值,屌丝用户来到平台主要就是为了看大V,大V通过屌丝用户的点赞评论增知名度,获得成就感。因此需要运营去维护用户类别里和类别间的关系。用户层级分为四类。顶端的是用户管理者,也就是运营。下一层是核心用户,版主、大V等,运营通过组织线下活动、聚会等加强黏度。第三层是高价值用户,像三节课里肯付费的用户等。最底层的是普通用户。
说完了用户运营,来说说活动运营。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活动,拉新、提升活跃度,都是为用户和内容运营服务的,让新用户进来、互动、阅读、使用、留存等。
活动运营的流程首先是活动策划,包括活动目的、参与动机、互动形式、活动规则。其次是支持确认,包括方案确认,部门确认。再次是活动宣传推广。然后是指标监控。最后是效果评估。
把运营的分类大致介绍完了。接下来是另一个话题,也就是怎么成为一个好的运营以及运营的发展路径。
制定策略→分解指标,规划工作→执行落地,达成目标→检验数据,调整方向。
1个具备1-2年经验的运营,需要对某一项内容熟悉,可能是活动策划、活动执行、文案策划或者市场拓展等,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完成,而是能够把事情做出彩、有亮点。并且能够对结果负责,对某一项内容的执行全过程都参与,而不仅仅是把东西做出来就丢给其他岗位去做,而自己不去跟进,迭代。整个流程里的努力程度应该是不断上升而不是有一个明显的倒U型。不能是在设计解决方案环节特别努力,可是在其他环节当甩手掌柜,这样往往执行会不好,因为人的思维毕竟有限,不去集思广益,只是闭门造车作出来的东西,执行也不做反馈,效果不会太好。而好的运营每一个环节都跟进,尤其是在迭代过程中,多去找潜在用户试用,再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加工,这样才容易让内容、活动有亮点,符合用户口味。
高级的运营则要求更高。需要清晰运营流程每一步的工作方法,能够把流程模块化,这样即使分派任务,也能让别人清晰,更容易让更多人把事情做好。有条理,譬如知道从开始有十条路径,哪条是能到达终点的,哪条是节点最少地到达的,对流程有清晰的结论。
课程内容大致如上。第一次尝试早上学习,早上打卡,时间充裕了很多。因为早睡,以及因为睡前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睡眠质量也高了,不会老做梦了!所以说不能只是在设计解决方案(安排自己什么时候看视频和写笔记)的时候用工啊,还要根据情况调整计划,安排时间,才能走得下去呢。如果还想着不改变作息时间,又能把事情做完,基本就等于把设计解决方案完了以后就甩手的运营了,到最后计划也就只能搁置吧?人生也许也是一场运营的持久战吧,产品就是我们自己。迭代知道问题解决,需要一生不断地、最高程度的努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