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思维OR理性思维在亲密关系中的应用


昨天陪书友读完《亲密关系》这本书,多了跟第一次读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去年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很新奇,原来亲密关系会经历月晕-幻灭-内省-启示四个阶段,并根据理论知识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亲密关系,参照书中的阐述内容对号入座自己当时处理事情,讲话语气。


原来自己就是书中说的“做自己”,对着亲密的人“为所欲为”。不会主动考虑对方为我付出的表达,不懂为什么家是栖息的港湾,还要要想着说话,不能直接表达真实的自己。


在慢慢读了一些书以后,迟钝的脑回路终于上线了。理解了为什么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如果任感性表达的话,每一句话就可能是一把锋利的刺刀,扎进对方的心里身体上,伤口虽小内里一直流血,严重的还会死亡(离开)。


还记得有一次跟男朋友吵架的时候,他总说我不识好歹,为我做的事关心的话语,我总不当回事,或者我压根不喜欢不回应他。要么直接怼回去,“说让你为我好了,我不需要。”


多么熟悉的场景啊!说这些话我觉得没错,在外面应酬工作端着笑嘻嘻面具,回家了干嘛不真实一点呢?


或许看到这你已经在心里嘲笑我的无知了。


确实无知的可怕那时候的自己,就这种思维处飞了男友,他现在新婚阶段了。而我深陷失恋之苦,努力读书提升认知,慢慢看清楚无能的自己。想要学习爱的能力,照顾好自己,也能照顾好家人。


DISC课程中总说,“有能力的人是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理性的成熟人的行为。

撒泼自顾自发泄,把过错归于对方身上的人就是活的太感性了吧。


想起有位书友跟打我电话,表示写作令他很焦虑。详细询问了原因,原来只是在读关于爱与幸福的书籍时,输出变得困难。脑子里有话手上却写不出来,沟通之后我觉得这是缺少表达爱的能力。据他自己说,他是直男一枚,表达爱从来没有过,更不会做这件事。


现在爱人离开了,跟家人沟通也满是火药味,事后反悔却不会行动,不知道怎么做。迈不出去接纳爱这一步。感性的发完火,说完难听话,理性回来告诉自己该道歉,结果是回避拖延不处理。


写作就是写自己脑海里想说的话,想清楚讲明白,写清晰,他写不出来是平常缺少爱的词汇滋养。


我想在中国很多家庭当中,亲密关系都是一件很难以处理好的事情。首先内敛谦虚的文化限制了人们表达能力,其次原生家庭环境并没有表达爱的师范,结果就是居高不低的离婚率,比比皆是留守儿童。


现在的我已经丢开过往那个无知小女孩的影子了,明白了爱需要感性触发,更需要用理性的智慧去经营。


世间也许会有无缘无故的相爱,但没有唾手可得的相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