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内心里远离政治,排斥娱乐,厌恶八卦。说实话,看到今天要求写的东西,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琼瑶我认识,我等文艺小青年,年轻时候就是琼瑶阿姨忠实的粉丝,整个青春时代,是在琼瑶小说中恍恍惚惚度过的,一会自己是新月,一会又成夏梦寒。追到老,与琼瑶阿姨渐行渐远,主要是因为有了万能的朋友圈。
信息时代,想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我觉得看他朋友圈就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朋友圈更新的忒快,一眨眼,好友去云南了,又一眨眼,同学回到了从前。整日的沉溺,造成我的知识面相当狭窄。
我女儿算是搞it的,她给我推荐知乎,推荐豆瓣,推荐丁香医生,都是最前沿的app。我没功夫看,我专注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养生与微商。最后我知道我错了,琼瑶阿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不知道。
话说已经是2014年的事了,当时湖南卫视热播了一部电视剧《宫锁连城》,收视率极高。于是,被方方面面关注了。有火眼金睛的读者、观众发现这部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与琼瑶阿姨的著作《梅花烙》如出一辙,除了结尾,几乎全部抄了,连人物设置,也和《梅花烙》一模一样!《宫锁连城》抄了《梅花烙》连续剧115处!抄袭小说106处!
这不是剽窃吗,不不不,赤裸裸地抄袭。琼瑶阿姨不干了,被激怒了。2014年5月,琼瑶一纸诉状告了于正编剧,走上了漫漫维权路。
过程不必详解,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于正侵权、琼瑶维权。最后维权者获得了初步的胜利。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五被告共计赔偿500万元。
在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心里暗想:如果不是琼瑶,一个蜚声海峡两岸的作家,而换作是我,(当然我写不出这样的鸿篇巨制)一个还没登上大雅之堂的小写手,这场官司能胜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啊,就那些高额的代理费用我都承受不起。其次,对方是谁?于正,国内金牌编剧。文贼也是贼,他首先会在精神上上灭了你,反咬你一口说你抄袭,然后在肉体上折磨你,你会莫名其妙出个肇事,不死也卧床三月,还敢告状?而琼瑶呢,人家是同胞,打得起官司,其次阿姨牌儿大啊,第一次开庭审理后,国内就有109位编剧签署联合声明,声援琼瑶,呼吁保护原创,并称“拭目以待法律对此做出公正的判决”。即使这样,琼瑶阿姨等了一年多才等到了结果,而于正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呢。
所以说,我们亟待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的到来。
琼瑶于正案的被关注,也让有关著作权保护的问题成为热点。相比起早在1790年就被写入宪法的美国专利法,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著作权法更是姗姗来迟,1990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立法起步晚,制度尚不完善,国内版权保护机制与国外不兼容,著作权法中存在许多尚待填补的空白,使得维权之路困难重重,真正启动诉讼的案件只是侵权事件的冰山一角。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确存在周期长、举证难、维权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李明德认为,这与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完善法律制度,填补立法空白,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推进中国知识产权与世界接轨,我们仍然长路漫漫。
那如何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知识产权意识呢?
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知识成果呢?谁知纸上文,字字皆心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闻与媒体官萨玛·莎姆说,“知识产权让人们能够从其发明或创造中获得承认或经济利益,而知识产权制度,则将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和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但无论是立法还是制度建设,基础都源自于人们的重视。
在美国,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它源自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而在我国,这种价值观的树立还尚需时日。但值得欣喜的是,像琼瑶阿姨这样站出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越来越多。去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以音乐为主题,探讨版权保护,我们已经看到了初步的成果--在数字音乐极易盗版免费下载的许多app上,比如虾米音乐,酷狗等等,都清除了大量盗版音乐,并在下载时提示尚未取得版权。这对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有极大的帮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相比起商标和专利,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为贴近,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将版权保护作为一个切入点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制度和意识相互促进,版权的发展之路将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