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站起来就不想坐下的娃,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你放慢脚步,看一看我的啰嗦,感受感受。也许,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些或多或少的小确幸……
李敏,一个内敛到不行,变成了……
其实,她是2016年下半年从外面转回老家的插班生。我们初相识,留给大家最初的印象是“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用大伙比喻的口吻就是一只躲在墙角的“蜗牛”。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她的表现看上去很正常。然而时间一长,她依旧如此,这难免有点令人费解。
下课铃一响,别的同学似脱缰的野马,一个箭步就从二楼飞奔到操场上,玩得汗流浃背,不亦乐乎。只有她,拿着画笔在课桌上没完没了地画着,我每次下课一走进教室,她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甚至还有那面不改色的表情。我以为旁边会有其他同学好奇她在画什么,以至于会围着她。这样,她就会教到新的朋友,走出教室,去感受室外的特别。可是,周围没有一个人主动拉起她的手,我在私下也跟一些班级活跃分子交流,让他们靠近她,让她打开心扉,无奈都是以“失败”告终。
“是呀,她喜欢画画。”我拍着桌子连声嘟囔着。突然,就是这根爱画画的线给予我希望,让我试着一探究竟。
一天下午,教室里像往常一样,她的身影依旧清晰可见。她拿着2B铅笔就在一张白纸上画着什么。这时,我并没有立马走到她的跟前,因为我怕我的冒昧触碰她敏感的心灵,害怕她立马将画本像原来一样收进抽屉。我站在门口,一直等她放下笔。整整一个中午,她没有离开座位,也没有和任何人进行交流,她就那么不厌其烦地画着画着,模样的聚精会神仿佛雕塑一般,纹丝不动。
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她成了我眼中的画,这画纯真而美好。终于,她放下手中的画笔,一抬头刚好和我的眼神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我朝她走过去,我以为她会收起画作,没等我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突然,她拿起刚刚完成的画作递给我,一时间,我却慌了神,有点儿受宠若惊。这可是她第一次和我正面交流,没有声音,此时的“无声胜有声”极为吻合。
画上是一所房子,房子的前面有一条弯弯曲曲没有尽头的小路,路的两旁有大大小小的树木,最醒目的是画上有一家人手拉手,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幅画很常见,大概有很多人小时候都画过,我也曾经这么画过,但是忘了当初的心情和想法。
李敏的画作并不精美,可能相比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样的画还特别逊色。
不知为什么,我像着了魔一样被她的真挚深深吸引了。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尽管我不知道接下来我的行为会不会有所作用。起码,我要拼一拼,万一对她有效呢。
每周的班会如约举行,这次的活动主题是“那个特别的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交流着。有说特别的父母,有说特别的老师,有说特别的同学,还有说陌生人的特别……活动有一个环节是主持人采访环节,周悦突然拿起话筒不经意地递给我,“舒老师,你觉得谁特别?”“这问题一出,还真有点儿难倒我了。”娃们一听就起劲儿了,“舒老师,你还是说一说是谁,我们都非常好奇。”
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我开始顺水推舟,谈起我心中那个特别的人。娃们睁大着眼睛看着我。这时,焦点全在我的身上。“她,喜欢画画,她画画的样子特别专注,她的画很特别。所以,我觉得她最特别。”我一说完,张文立马举手站起来说:“我知道是谁,她就是李敏。”大伙儿目光一齐投向了李敏,她低着头,羞涩的脸红扑扑的,似娇艳的红玫瑰。活动结束后,不管女生还是男生都“盘旋”在她的座位旁边,嚷着要看她的画,看一看舒老师口中最特别的人画的最特别的画。
她的画并没有引来同学们的赞叹,因为班上还有画得更出色的,比如说杜海云、奠晶晶、覃靖欣……于是,就有学生组团跑到办公室要来讨个说法。“舒老师,我能问你为什么吗?”周悦一进来就看着我。“你觉得李敏最特别,她的画太一般了。”这群家伙异口同声地说。其实,这并没有让我感到奇怪,“她总是一个人全神贯注地画,从来不离开教室玩儿,你不觉得她最特别,她的画最特别吗?”我笑着回答。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像认同我的想法,又好像并不这么认为。
往后的每一天,李敏画的更勤了,她会把画作画在辅导的分层作文本上,简单的边框留给我点评。我觉得这个点子特别有意思,就拿着她的本子当着全班的面展示,表扬了她,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于是,就出现了有色彩的语文作业。
就这样,那个整天一下课在桌子上画画的李敏还是如初。不过,她的课桌上总有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拿着水彩笔在画纸上涂涂抹抹。
我把班上宣传委员的职责交给了李敏。直到现在,她依旧是班上那个负责任的宣传委员。刚开始,黑板报的设计并不如意,这水平用我班娃的话讲就是:全当是看到了小学一年级的影子。
我就在想,这还只是她接棒宣传委员的第二刊。往后,一定会创办得越来越好。
我不知道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但是,我知道她一直默默地前进,用勤奋的方式告诉大家“笨鸟先飞”的深刻内涵。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她会时不时地送给我一幅画,拿到办公室,特别开心地来一句“舒老师,送给你”,每次从她手中接过的时候,我就在想奇迹这件事儿,奇迹真的会发生。一个只是喜欢画画的人,连线条都不知道怎么画,色彩都不知道怎么搭配,连画笔都不知道怎么用。除了为数不多的美术课,更没有人教她,她却如此会画了,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寻觅到了一片属于她的大海,足够让我深思许久许久……
虽然我不懂画,也不知道她画得好不好。但是,我看到她没有人教她作画,她画得却如此出色,这总会让我整个人呆住。
除了在画画上有如此惊人的进步以外,因为她在课堂上说了一句有哲理的话,我尊她为“小哲学家”。从那以后,每次提问,必有她回答的声音,而且每次都会“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个没完没了,让听众会掉进她设计的小漩涡里,听得入神入迷,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情景,美轮美奂。
课堂上,她总会蹦出那些连我都不懂的话,但我就是会被她的话深深吸引。她总说:“舒老师,谢谢你,是你把我从黑暗中救出来。看到你,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让我有勇气面对挫折,冲破重重阻碍。”每每听到她如此地夸赞我,我笑了,她也总是咧着嘴笑。
她父母回家,她也总是尽说我的好话,虽然我也没有像她说的那么好,但是看到她妈妈每次发来的微信还是会倍感温暖,倍感亲切,像是拥抱到了幸福。
仅一年的时间,李敏惊人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找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今天,在上《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内容是关于学生和老师的深厚情谊,当我提问“在你的记忆最深处,对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我还没叫到她,她那句: “舒老师,我满脑子都是你。”让我笑得合不拢嘴。禁不住她热情地挥舞,我叫了她,她站起来就说:“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当然是舒老师呀,我满脑子都是舒老师,一上舒老师的课我就特别兴奋,一种幸福感会跳出来,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是的,她又要开始滔滔不绝了,我们都静静地听着。
这还是我们当初那个闷不作声的李敏吗?不,她还是李敏,只是没有了当初的腼腆。现在的她性格外向,充满激情。
这个学期,她每周六都会去县城学画画。我问她,为什么想去学了。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我:“因为我喜欢。”她的家离学校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每次都是她一个人去坐车,父母远在上海不能陪同她,没有伙伴的分享,班上只有她一个人上县城学特长。尽管如此,她学会了勇敢,而且得到了不俗表现。我也希望她可以一直坚信这份兴趣,画出五彩缤纷,画出喜怒哀乐!
李敏,一个爱画画的女生,一个充满激情的女生,一个站起来发言像哲学家的女生。她,让我看见了奇迹的发生。有人觉得奇迹难以发生,试问你不相信奇迹,奇迹又怎么会发生呢?
今天放学,她在操场上挥舞着手和我说,“舒老师,再见!明天见!”每次这句话会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沸腾着我的血液,让我感受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而是在相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