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砸爸爸怪妈妈“把好基因掺和了”:南京妈妈怒吼要休夫【导读】 图图妈向快报君表示,自己冒着血压上升、心脏搭桥的危险,舍命陪娃写作业,还要被老公嘲笑。最可气的是,知道儿子最后说什么吗?凌晨1点,南京一妈妈写下8个字,朋友圈彻底炸了!好好的怎么就闹离婚了呢?图图妈:今天儿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二,我给老公打电话,他竟然说:“都怪你!把我的好基因给掺合杂了!”
让亲妈变后妈,只需要一件事,陪娃写作业!
图图妈向快报君表示,自己冒着血压上升、心脏搭桥的危险,舍命陪娃写作业,还要被老公嘲笑。最可气的是,知道儿子最后说什么吗?“请爸爸换个老婆,这个老婆太凶了,你当初什么眼光娶的?”陪娃写作业不仅伤害亲子关系,还危及到夫妻关系!之前有个新闻,浙江义乌,一对夫妻陪孩子写作业发生争执,丈夫一怒之下喝下农药。幸亏妻子反应快,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争执的起因是,丈夫觉得教孩子讲道理,不能用“武”解决。而妻子觉得,好好说话根本不管用。结果,孩子作业还没做完,夫妻俩先闹进了医院。陪孩子写作业有多闹心?
读罢新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式父母都怎么了?为什么出现这样多的集体焦虑?只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一丁点不那么乐观的现象,就会出现上述新闻中的鸡犬不宁。中国式父母大多数“不提孩子母慈子孝,一提孩子鸡飞狗跳”。症结在哪里?
01 生存压力过大,迫使父母对孩子提出高要求
有谁的父母不是怀着播下龙种的梦想?又有哪一对父母希望收获跳蚤?可是老天偏偏不从人愿,千万家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历经千难万险打怪升级,到头来无奈地收获跳蚤的事情时有发生。也难怪,教育是最最个性化,最最难以把握的事情。没有谁的成功可以复制,没有谁的育儿经验可以完全照搬。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即使完全一样的土壤,种出来的可能是不一样的庄稼,就如春秋时期的名士柳下惠和他的亲弟盗则。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诚然。可是,就算你种的是豌豆胡豆,如果不按照种豌豆胡豆的方法去培养,长出来的有可能是龇牙菜。毕竟教育的变数太多。同是赌王,同样的家财百亿却未必能够培养出一个何猷君;同样有着王健林的财富,却未必培养的出一个王思聪;每个孩子的成长无不浸透着父母的汗珠、泪珠。所以游戏里面排队报名一百次,未必真能体会一线城市公立幼儿园家长半夜带着铺盖打地铺排号报名的艰辛;游戏里面陪孩子考试一千次,也未必能体会四处奔走,像作战一样寻求好学校求学的艰辛;游戏里面心碎一万次,也没有一丝丝真实感——当孩子遭遇危险、学习障碍、叛逆走偏、甚至是小小的一点认知困惑:分不清左右,闻不到香臭……
02 望子成龙的传统理念,是中国式父母挥之不去的魔咒
望子成龙无可厚非,可是在中国,千万父母都把孩子学业看的太过于严重,无形中给了孩子如山的压力。有哪一个孩子没有“被比较”着长大?有哪一个孩子没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心理阴影?
记得我读书时候有一位邻居大哥哥,他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靠摆地摊生活。每次家里吃肉,父母都是把唯一的一碗肉(只有七八块)推给邻家哥哥,满眼期望的望着孩子一口口地吃肉,而老夫妻却顿顿吃的是咸菜腌萝卜下饭。直到有一天,邻家哥哥高考失误,以一分之差无缘考入重本大学。他的父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孩子:你知道我们老两口多不容易吗?每次都是把肉让给你吃,我们吃糠咽菜都是为了你呀!你要是没有个好的前途,怎么对得起我们这些年吃过的哭啊!可是邻居哥哥呢?他声嘶力竭的哭喊着:爸爸!妈妈!你们知道每当你们在我面前吃咸菜萝卜让我独自吃肉我有多难受吗?你们知道儿子心里的苦吗?你们不知道我天天背负着多大的压力在学习啊!
多少中国式父母,以爱之名在伤害着孩子,“我这一生都是在为你付出,所以你不能失败,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就是辜负了父母的爱。”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在这种精神压力下活得很累,负罪感很重。以爱之名,又有多少父母将孩子推到道德的祭台上,背负着道德的十字架。
03 过高的期望值与现实落差过大,造成父母的集体焦虑。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用在今日的中国式父母身上一点不过份。从来没有一门功课可以教会人怎么去做父母;更不可能依靠一款游戏能够感同身受做父母的切身体会。史书斑斑,提供千百例证。是谁告诉孟母“三迁教子”?是谁教会了窦燕山“五子成名”?是谁教会了岳母刺字?是谁教会了欧母“芦篙画沙”?没有一位历史名人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学会当父母的。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因为事关孩子终身,所以在教育后代的独行路上,千千万万家长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非常之不容易。
不但要有身高优势,还得拥有颜值优势;不但要学历出众还要多才多艺……因为人多,中国式竞争多半残酷。但是也有太多明明可以靠刷脸生存的富二代、星二代偏偏要靠才艺博取眼球(讲真,这个确实过分了)例子太多,比如学霸帅哥富二代何猷君,明明智商可以碾压清华学霸,却偏偏要长得又高又帅;比如王思聪,明明就可以靠刷脸混娱乐圈,却偏偏是留英归来的洋学霸……面对如此拼命的富二代星二代,叫我们普通百姓的孩子怎么出头?——这些大约就是中国式家长集体焦虑的来由吧。
我们谁也没有成功做过父母的经验,那么,试着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也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不完美,彼此从重新相爱开始吧。也许还有的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