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室友的鼾声,脑海里千头万绪,于是,我失眠了。
不断地查看微信,不断地清理软件,然后说服自己打开了书——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
一口气读了三分之一,由刚推荐时的审慎到认识后的入迷,作者用时而平实时而文艺的语言让我在阅读中得到共鸣。比如他与妻子相处的“攻心计”,还有以早中晚餐宵夜比喻不同类型的朋友,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瞬间明白作者的意思,当然我也又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众多朋友。
读书是好的,读书是最实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最便捷自我成长的途径。它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轻松地与作者对话或者静静地聆听作者的人生经验的讲述,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有时侯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边阅读边摘抄边思考,然后回看自己摘抄的一段段文字,会筛选,筛除掉那些自己质疑的,或者我已经在生活中验证过的不适合自己的经验或者建议。
于是留下来这些:
谁都不会是我生活的全部,我就如同一个导演,在导一部我的人生电影,有人来跑龙套,有人来出演某个配角,有人给我流下一段眼泪,有人给我留下一个背影。但我这出戏丰富多彩,有配乐,有风景,不是只有你,更重要的是,我才是主角
或许越成熟,就意味着越保守,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这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经典的台词:“刚来你会恨这个地方,待久了你就会爱上这个地方,再也不想离开。”
看过很多对成熟的定义,我最喜欢的一个是: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和体谅别人中间寻求一种平衡。
,给别人提意见,不必着急上火,他需要的或许不是建议,而是时间。
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写给我们看的,尽管作者不认识我们,但感觉他就是在写我们的人生。
叔本华曾经说过:“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诗人从生活中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他表面上只关注这一个,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都存在的。因此,一些诗,特别是诗中的句子,即使并非警句格言,也经常适用于现实生活。
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比如,你可以通过读一本传记,窥见别人的人生。你可以读一本心理学的书,洞悉自我的处境。你可以读一本历史的书,看刀光剑影,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尘埃落定。读书,让你在历史、未来、现实、空虚中来回穿梭,然后发现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弗洛姆认为,爱应该是动词,是给予,包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而且唯有如此,才不会受伤,因为你有爱的力量。
所以,如果爱,就去爱,把爱当作一个动词。
弗洛姆《逃避自由》。他认为,人总是喜欢追求权威,而放弃自由,比如崇拜一个权威,而心甘情愿地为奴。这样的好处是内心很安逸,于是各种专权就粉墨登场,比如弗洛伊德。
因为无知,所以迷恋。而一旦看清,就变成了赤裸裸的鄙视。
挫败也好,伤害也罢,总会成为过去,都会成为浮云。可怕的,是你用这些过去,绑架了自己的未来。
别人或许绑架了你的一段情感,你却绑架了自己剩余的时光。
康德的觉醒是:学问再好,方向不是帮别人,就是卖弄。口才再好,不懂尊重别人,就是自卑,因为害怕自己的学问得不到炫耀,害怕别人强过自己。于是,将朋友、爱人、家人、同事,都当作征服的对象。
生活中,解决问题,远比计较对错更有魅力!
爱是个动词,就是身为一个人,就应该有爱的能力,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你需要去释放爱,去爱人。因为你可以爱,所以给予你的回报就是被爱的感受。
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
所谓职业,就是不管有没有欲望、灵感或状态,随时都可以让自己进入那个角色,在过程中找到感觉。当然,如有可能,尽量让自己体会到快乐。
话糙理不糙,人生在世,努力达到角色与体验的高度统一,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