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我们也曾为减轻父母的困难努力过

  这个故事来源于我高中时代的生活。从初中毕业后,我考进了县里一所还不错的高中,因为离家太远就选择了住校。结识了几位要好的朋友,而故事也是关于我们几个人展开。

图片来自网络

  高一那段日子是整个高中时代最幸福的时候了,走在学校的翠荫大道上 ,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柏树。学长和漂亮的学姐在绿荫底下大声吆喝,为自己的社团招募人手。有穿着魏晋汉唐的服装仙气飘飘的学姐、摆着楚河汉界和龙门八卦手谈的学长、穿着戏服动情表演的同学。憧憬未来的高中生活,高一的学业压力并不大,经历过流汗的军训生涯后每天按时上下课,在下午的操场上吹着晚风,看夕阳铺满四面青翠的远山带上点枯黄。每天睡醒后去校外早餐店里美美的吃上一顿,再去教室里上早读 。但直到新校长带着高二走来,一切就都变了,以致于我后来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

  新校长姓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很快就烧到了我们身上。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学校大门,校门被严格管控,除了走读生其他人不允许出去。再也没有了外面美味的烧烤和兰州牛肉面。而“三禁六查”制度不知拆散了多少情侣,多了多少违规学生。从此只能对着学校食堂里的大妈一言难尽。但凡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学校没有小卖部,住校生只能靠走读生带点物资,但住宿生的生活总是紧张又匮乏的。一到了晚上方便面、卫生纸、水等“高级战略物资”开始在各楼道里流通了起来,偶尔还会有辣条呢。问过才知道高三的学长们借了走读生的牌子混出去到外面进货,到了宿舍价格自然就涨了起来。他们赚的彭满钵满,听说他们宿舍每个人都换了一部新手机呢!

  但热火的生意自然惹得人眼红,加上我们几个家都在农村生活都不富裕,每次买到我们宿舍里都只能干看着,有时几个人凑些钱才能买点。“少年因为兜里没钱的窘迫总是直透心灵。”于是我们几个人合伙干了起来 从每周的生活费中挤出来凑了五十块钱办起了生意。从第一次出门时总是偷偷盯着老师内心的忐忑,到和老板娘熟络起来有了折扣,打开纸箱子将方便面、纸巾都塞到书包里和接应的人都带进来。对了,还有筷子。我们每天看着老师查寝的时间,从这个楼道下去了,我们就从另一个上去。一个个弟兄叫着手里的货就出去了,在熄灯前就买完了今天的货。回到宿舍几个人坐下来分钱,笑开了花呀!虽然赚不了多少,但我们几个人还吃了一顿火锅呀,放在平时哪里敢想!

  后来,因为同行恶意竞争被人举报,也就没能再办下去。但那段时候,“总是因为兜里没钱而窘迫的少年第一次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气。”我们吃上了平时不敢想的火锅,买了心心念念的那本书,甚至因为有一周赚了钱没有向爸妈要生活费高兴的跳起来,虽然一周生活费只有一百块钱还包括路费。但我们头一次自己负担自己,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有能力在离开校园的温室后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你说学业为重,但我不是看不到你们平时多么辛苦。那简单的一百块钱,是一个自卑少年的底气。也曾证明我们曾勇敢踏出过走向社会的脚步,为担着家庭重担的父母减轻负担努力过。

  而从此窘迫和自卑的少年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