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项目组有一个同事负责产品前端的开发任务,有一次很多人在一块吃饭,在桌子上听别人聊,说他和我们不一样,他是上海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
大家听了都笑了,笑完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因为从事代码开发的基本上都是从理工科专业毕业的,其他专业的的确很少见。
不过少见不代表没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编程是挺难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就感觉编程难这件事来说,可以分下面几种情况:
类型I:想当然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比较惧怕尝试新鲜的事物,通常也会基于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毫无理由的推断,比如,如果以前大学里数学没有学好,又听别人说搞编程需要有数学基础,于是自己就得出一个结论:我不适合编程。
这种人就属于典型的想当然的类型,编写程序的确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高深的数学知识。
我自己有一个体会,只要有了基本的语法知识的入门,接着熟悉一点业务场景,基本上就可以正常开展工作了,这一点丝毫都不夸张。
类型Ⅱ:浅尝辄止,缺乏耐心
还有一种人是属于那种做什么事都只有三分热情的类型,好像对什么都挺好奇,不过等新鲜期一过去就很快没有了兴趣。
这个时候可能又转而去寻找其他的方向开始尝试了,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几年下来貌似接触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往往因为在每个方向都是浅尝辄止,所以整体来看个人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能。
谷歌最早倡导过一种T型的人才理论,这种理论是说一个人在横向要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纵向要有一种核心技能,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
不过我理解横向和纵向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我们必须先在某个方向有很深的钻研,弄通弄透,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周边其他领域进行拓展,这样做才能真正有效果。
类型Ⅲ:没有目标,不懂目标的管理
还有人可能相比上面两种人要好一些,他们是积极的行动派,可以在某个领域方向冲劲十足的坚持很长时间,但过程中给人的感觉比较痛苦,实际上这是不懂通过确立有效的目标造成的后果。
盲目的向前冲短期好像有成果,但方向不明确,最终就会跑偏,同时如果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目标,整个过程就完全没有任何乐趣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放弃也是迟早的事。
现在我开了一个微信培训群,专门分享机器学习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python编程基础
2)数据分析理论与实战
3)机器学习理论与实战
4)深度学习理论与实战
5)多个真实案例的分析与实践
入群费原价2999,现在促销期间特价,仅需899元,入群后一周内感觉不满意立即退你900元。
而且我不会让你感觉编程很难,最新2.0版课程的编排参照了心理学公认的研究成果,会使你一直处于自己的挑战区,能持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顺利实现AI达人的升级目标。
人家拍电影的都可以编程,你一定也可以!
(入群的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度学习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