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左右,120电话响了,护士简单地问清了求助理由:中心市场上一跳舞男子突然倒地,需要救援。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她接电话的当儿,120指挥平台显示有十来个电话排队。
事后才清楚,就在这名病人倒地瞬间,是这样一副画面:几十个人围观在病人身边,至少十个人举起手机拔打120电话,还有人忙着拍视频,却少有人主前去查看这名倒地的中年男子。
今天晚上出现场的是周余组合:急救班长周蓉,急救小王子余小多。两人已经数次出现在这种公众急救场合,一次次在紧急情况下完成急救任务。
当看到躺在地上的中年男子,周蓉就暗道不妙。手一摸病人脉颈脉,首先是惋惜,果然,病人己死亡了。
现场人不少,围观者甚众,却无一人能做按压,可惜了黄金时间。
所谓黄金时间,是指病人从出现心脏骤停后8分钟。
被抢救的男子五十多岁,如同往常一样,在中心广场上几位朋友跳舞,跳着跳着,他就捂着胸口、脸色不对,随后瘫倒在地,好像大口呼吸的样子,周围的人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全都只能傻傻等了,不敢再有任何举动。
救护车在接到呼叫至到达大概用了5分钟,这已经算是比较快的速度了。
来不及多说,两人一人按压,一人肌肉注射肾上腺素,但在现场施救的30多分钟里,患者心电持续直线状态,没有任何复苏迹象。
按压之际,家属闻讯匆匆赶来,只能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位做过冠伏动脉搭桥手术的男子,孩子的父亲,家庭顶梁柱,望着他哭泣而无助的妻子,两人心生凄侧,黯然将病人送入太平间。
晚上十点左右,科内群里便发了则小视频,内容是广场上一名病人正被急救人员急救。视频里病人躺在地上,一名急救人员在做心脏按压,一名在给病人做肌肉注射。
紧接着第二天一清早,四冲湾街头一病人被急救的视频又出现了,视频里医生正在给病人贴电极片。
回想起去年八月,我到宜昌市中心医院进修,有人举着在XX咖啡馆门口的抢救视频问我事情经过……
视频里的医护人员,均是我所熟悉的同事,重点拍摄的均是急救现场的医护及病人情形,而来源,全是朋友圈。而且少则几个版本,多则几十个版本,五花八门,可谓内容丰富。
围观群众常常是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人,男女老少均有,有的还是猝死者的家人朋友,但显然没人在急救人员到达前主动施救,或许是不懂急救知识,或许是有所顾虑,总之,没人能在这种危急时刻有所作为,而时间,就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白白地令人心痛地浪费了!
通常心脏骤停如在 8 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可能。
假如躺在地上的病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急救时,需要打肌肉针,需要解开衣物按压,当一个个视频被疯传,他/她的隐私权被无心侵犯了一次又一次,若他有幸醒来,看到这些视频,不知有何感想!
更麻烦的是,当围观者甚众时,对病人、急救人员带来诸多不便,病人需要新鲜流通的空气,急救人员需要便捷安全的现场环境。
生命垂危之际,最需要的是援手,而不是手机视频……
如果,当你在街头,碰上你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突然倒地时,假设你对急救知识一无所知,又非常热心,笔者给几条建议:
1.拔打120,告知确切地点及病人情况,同时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不要离开,告知他人120己打,急救己受理,不要再重复拔打120;
2.保护病人及现场环境安全,包括交通,病人倒地的现场;
3.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尤其是乱拍视频,有意造成混乱者;
假如你懂急救知识,并且愿意施以援手:
1.呼叫病人,判断其无意识,触摸病人颈动脉,判断有无搏动,同时记录时间;
2.判定后让其他人拔打120,电话强调有无意识,有无心跳;
3.如果有搏动,不要盲目按压,保持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此时做到病人安全,环境安全安静;
3.无搏动进入心肺复苏30:2流程,即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不要停,这是关键,可以组织现场人轮流按压;
4.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告知其开始按压时间;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懂一些急救常识,从而能在家人朋友处于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击退死神,关键时刻的按压救的是生命,挽回好是几个家庭的幸福。
希望下一次,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看到的不是举着的手机,而是有序的组织,合理的抢救!
生命何其珍贵,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意愿对他人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