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广西,老辈人传下的顺口溜总能把节气里的讲究说得活灵活现:“鸡怕冬至,狗怕夏至,鸭怕七月十四,学生怕考试,表妹怕登记”。每一句都戳中了生活里的小默契,尤其是“鸭怕七月十四”,到了这天,广西人的饭桌上要是少了一锅喷香的鸭肉,总觉得少了点过节的滋味。
昨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七月十四,我家早早就循着老规矩备好了食材。亚一姐在家里养的土鸭最是地道,平时吃着青菜、喝着自来水长大,肉质紧实得很,宰杀处理干净后剁成块,看着就透着新鲜劲儿。九姑知道我们要焖鸭,特意从自家菜园里拔了最新鲜的嫩姜,还带着泥土的潮气,切片后辛辣中带着清甜,去鸭腥再合适不过。新田产的豆豉油也是点睛之笔,颜色红亮,咸香醇厚,比普通酱油多了几分发酵后的独特风味;最后再倒上半瓶青岛啤酒,既能让鸭肉更快炖烂,还能添上一层淡淡的麦香,消解油腻。
灶上的铁锅烧得微微发烫,先把姜片爆香,再倒入鸭肉翻炒至表面金黄,油脂慢慢渗出,满屋都是肉香。接着加豆豉油调味,翻炒均匀后倒入啤酒,没过鸭肉,盖上锅盖焖煮。等待的功夫里,香气顺着锅盖的缝隙往外钻,引得人频频往厨房跑。等到汤汁收得浓稠,鸭肉吸满了姜香、酱香和酒香,用筷子一戳就能轻松穿透,这锅焖鸭就算成了。夹一块肉放进嘴里,肉质不柴不腻,酱汁裹满每一丝纤维,连骨头缝里都浸着味儿,一口下去,满是过节的满足感。

在我们家,还一直流传着“七月十四大过年”的说法。比起春节的热闹喧嚣,中元节更多了几分对传统的敬重,所以今天也还算是在过节的氛围里。借着这份节气的热闹,也想给大家送份祝福:愿出门做生意的朋友,走哪条路都顺顺利利,方方都吉利;愿过日子的大伙儿,凡事敢做又敢当,有担当也有底气;更愿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有一锅暖乎乎的鸭汤,暖胃又暖心。
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敢讲敢当又敢做,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愿每次聚餐都有靓鸭、好汤,菜品丰富又美味,看得过瘾、吃得满足;酒足饭饱后,再笑着说一句“下次准备又得饮”,把这份热闹和惬意,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