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君初入职场时,小年轻嘛,工作热情高,总想在任何场合下都能表现得更完美一些。刚开始,还能把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顺利做下来,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很多事情从没干过,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摊手摇头束手无策,一些事情连场外求助的电话还没连通就被迫吞下犯错失误的苦果。
刚入职的那几个月,新鲜的任务依然不断,失误、犯错的经历自然也多。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挫折,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又一次暴击伤害,不仅觉得脸面挂不住,还少了做事的积极性。有段时期,我甚至开始信奉起“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做事“哲学”。这种说法在体制内流传很广,也被很多人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对个人的印象好坏就是职场路上的晴雨表,而做错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好印象减分进而个人品牌崩盘。于是,我等信众们逐渐分化成了一个“不惹事、不揽事、不做事”的休闲阶层,那时我十分信服这个理论,浅显易懂还无懈可击,自信在体制内的职场路上,把偶像包袱背好就能走好全程。
潇洒日子过得很快,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某单位的遴选考试,本以为吃老本也能随便进个面试玩玩,一看题目却傻了眼,长期躲事的结果就是最新的报告没看过,最新的提法也不知道,以前的第一个交卷居然到考试结束还不知如何下笔。考场上,无从下手的无助感急的我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而平时的尴尬都通过躲闪扼杀在萌芽中,这一次的尴尬却是自找的,再尬也要烫着脸坐满两小时。
那一刻的本领恐慌让我不想再继续做个休闲者,我意识到不做事不出错的同时也丢掉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1.求缺不求全
错误往往将我们陷入困境,我们忌惮犯错,就是因为错误的出现使得结局不再圆满。求缺不求全,我想这是治疗完美主义最好的药方,我们完全没必要背负巨大的偶像包袱,力求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完美,给所有人都留下最佳印象。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左右你的职场走向,而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面对能够影响我们命运的人,自如地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能,这种关键节点上的展示,建立在之前无数次失误和吸收改进基础之上的完美印象,才是真正具有生产力的印象。
当然,如果我们对错误置之不理,它始终就只是个错误,永远不会成为经验教训,这是错误最没有价值的存在。犯错只是个时间点,而出错后汲取经验改进做法实现的能力提升却能影响一个很长的时间段,从成本来说,正确认知错误并改进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赚了。
能力的锻炼源于做事,而工作中犯错是锻炼能力最激烈的方式,能力的习得与犯错的关系密不可分。当我们看清与错误的交易明细后,回头来看这道题,做事可能犯错,你选择做还是不做?
做!当然要做,因为你不做,别人就会去做,而这件工作不论最终顺利与否,经验教训汲取和能力的提升都将与你无关。“人须事上磨”,能力增长、经验积累、心智成熟,这些人生标配都是要从具体实践的经历中来。人是时间的函数,随着错误善后能力的提升,人生最终呈现的将是“多做不错,少做多错,不做全错”。
2.年轻别怕错
职场中大家都怕出错,厂长也怕出错,谁都希望把完美的帽子牢牢戴在头上别掉下。犯错带来的代价,不仅是情绪的低落,有时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所以,我们希望能一直待在心理和能力的舒适区,当个休闲者,回避一切新鲜事物的挑战,这样也就顺理成章地躲避犯错的可能。
事实给了最直观的答案,躲得过初一,躲得了十五?躲得了别人,躲不过自己。我的感受是,人生有些考验迟早会来,缺了的课,迟早需要补上。
蔡康永曾经讲过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厂长认为“懒得学”跟“怕丢人”都是一个妈生的,还有一个同胞兄弟叫”羞得很“,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属性,早期越是懒羞怕,后期就越缺乏把握机会的能力。
好在,年轻也是资本,犯错也可以有额度,何况,人们往往愿意将宽容失误的目光递给年轻人。因此,何不趁着年轻,把该犯的错都试了,免得在不该犯错的时候还在犯错。
3.别犯高成本低收益的错
出了错可以改,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仗着年轻资本,肆无忌惮犯错呢?错误可大可小,成本有高有低,工作中接受新挑战,不免出现各种纰漏,导致各种失误犯错,厂长认为这是低成本、高收益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很快就能弥补,进而被吸收成经验,成为傍身技能,这类错误一般不会犯第二次,再次接触这类事情,就会处理地更加得心应手。从收支来看,我们只要通过总结经验的形式,就能不断摊薄犯错的成本,经验的积累还增加了后期的收益。相反,低成本犯错若没有得到重视,势必演变成高成本的犯错,同样一个错误,早犯错与玩犯错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了物理学家约翰惠勒那句名言,“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可能地快点犯完错误。”
那什么样的错误要尽量避免?自然是高成本又低收益甚至负收益的错误。这些错误厂长以为并不多,无非人生四个时期犯的错,一是少年时期在安全成长上犯错,二是青年时期在生活作风上犯错,三是壮年时期在权力欲望上犯错,四是老年时期在身体健康上犯错。除此以外,我们大可放宽心,别怕失误犯错,放开手脚勇敢去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同事情背后是相同的能力在支撑,而这些能力潜移默化会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闪现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