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好学的父母,当你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时,会不会发现各种专家各持一派,各有各的道理,但彼此又经常矛盾,搞得我们不知道该信谁的。
1.VD到底要不要补充,各家说法不一。
我去儿保医院事,专业儿科医生说,给婴儿补充VD非常必要,不然缺钙就有可能导致罗圈腿。母乳里不含VD,一定要额外补充,晒太阳不能控制剂量。而且婴儿皮肤娇嫩,太阳直射容易晒伤,给婴儿补充VD最安全。我生球球的医院,在我们出院前就直接给开了两盒,也没经过我们同意。
我在月子中心,照顾球球的台湾专业育婴师说,婴儿要进行日光浴,晒太阳可以替代补充VD。婴儿不仅需要阳光还需要沐浴新鲜的空气。
中医徐文兵老师说,婴儿摄取食物吸收的是自然的五谷精微,人工提炼的维生素只会给婴儿的肠道增加负担。VD促进钙的吸收,只会让孩子的囟门提前闭合,囟门都闭合了,孩子还怎么长脑子。
2.现在市面上最火的两套父母课堂,其育儿理念也相互矛盾。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接受了这一前提,显而易见的就是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这是最好的方法。当失望感倍消除的时候,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摘自《正面管教》第七章 有效地运用鼓励
与人们对于赞扬总是会对孩子有好处的普遍观点相反,赞扬常常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孩子推断,如果父母对他们做出正面评价,他们也可以在其他时候对他们做出负面评价。孩子常常把赞扬当作一种操纵手段——一种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的微妙方法。孩子有时候推断他们的父母在赞扬他们的时候并不了解他们。当受到赞扬时,孩子常常会感到尴尬和不舒服,尤其是在他们朋友的面前。经常受到赞扬的孩子会逐渐对它产生依赖性,甚至会要求别人赞扬。——摘自《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十二种沟通障碍
3.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懵圈了?到底应该信谁的?
现在心理学家有一个概念,叫做“ 认知信念 ” (epistemic belief),意思是一个人对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看法。
论文描述了两种认知信念,我们姑且称之为“ 简单认知信念 ”和“ 复杂认知信念 ”。
简单认知信念认为知识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事实,一旦被发现就不会再改变,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个人观点一说。
复杂认知信念则认为知识是一个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每个知识都和别的知识有所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演化,将来新的证据和新的论证方法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知识,所以也可以说很多知识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听从专家的意见,而应该亲自去验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最好自己能进行推理。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可能会面对一些互相冲突的信息。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认知信念,就决定了他能不能从冲突信息里学到东西。
——资料来源于万维钢的得到专栏《精英日课》
所以我也不准备告诉你,到底应该信谁。只是说,我们要有能力,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和孩子的方式。
基于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有三点:
1.追求真理的道路需要独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家长的好经验到你家也许就不适用,专家建议也许用了一两次就失效了。没有百分百的真理,我们在自己试错中,尝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说试错,你可能会觉得很可怕,怎么能拿孩子试错呢?如果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等到孩子长大了,突然醒悟过来,那就只能抱憾终身了。我说的试错是快速迭代,小范围小规模的试错,如果发现不合适,就立即修正。
从医院开了2盒VD,我遵医嘱给球球吃过几粒,就发现他大便干结。我不光看了西医的建议,也读了一些中医的知识,参见球妈写的《钙铁锌硒和羊屎便》。两个相反的观点,我结合起来看,暂时球球没有缺钙或是罗圈腿的迹象,而且我经常会带他去户外晒太阳、在草地上爬行,他看起来很结实,我就没有再继续给他补充VD。
至于你的孩子需不需要补充VD,这还得你亲自做判断。
2.大局观
对于养育孩子,我们不能只看眼下流行什么育儿法。看看整个人类的演化历史,再去想我们的孩子。
我们用现代医学去看,显微镜下到处都是细菌,所以我每次让球球在小区草地上爬,都有人来跟我说“脏”。可放在古代中国来看,这叫“吸收地气”。球球抓起地上的土疙瘩往嘴里塞,球球吃土感觉直接要送医院了,殊不知有一味中药就叫灶心土。清朝大医学家叶天士,给村名吃土来抵御瘟疫的蔓延,后来西医研究发现了土霉素有抑菌的作用。
历史上,曾国藩就是一位有大局观的名人。他在著名的曾国藩家书里告诫子孙后代,无论做了多大的官,都要保持农耕。当时的人可能很不理解,做大官了,为什么还要种地?可用现代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接触土地可以让人内心平静,是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圣经》里说,“太阳之下,本无新事。”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一个小动作,古今中外有无参考?
3.人本主义
球妈奉行的理念是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所以对于要不要给孩子奖励,我觉得要尊重孩子本身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老板如果认为我干得好,要给我加工资,我当然很高兴。可高兴之后,我还能继续努力不懈地把工作干好吗?我不确定加工资和我努力不懈有没有直接关系,可这种动力很容易枯竭。
现在球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带孩子写育儿心得,笔根不辍,没有人给我加工资,但是我几乎每天都做得不亦乐乎。这是我的内生动力,并不是外在奖励激发的。
我尊重球球跟我是一样的人,至于要不要用奖励的方式来激发他,自然就有了答案。
至于你们家适合什么样的育儿理念,相信你自己最清楚,你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其实我们在学习育儿观的时候,也是建构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也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通过学习育儿,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兼听则明,不迷信权威,带着好奇继续学习新知识,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的名言: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愿我们为了孩子都能锻炼出一流的智力!